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古人春节流行“飞帖”拜年 原是为了图省事(1)

2016-02-08 15:37:44  解放日报    参与评论()人

如今,随着电话拜年、短信微信拜年的出现,贺年卡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可要是在古代,人们似乎就没有这么轻松了。古时,有点身份的人在春节时都会用类似现在贺年卡的“拜年帖”相互问候。而且,送“拜年帖”是个很郑重的事儿,因此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很慎重。

“拜年帖”顾名思义,就是古人在春节时表示新春问候、吉祥祝福的专用帖子,属于“名片”的一种。古时,“拜年帖”主要在文人雅士、官府僚吏乃至朝堂君臣中使用,是社会上层名流人士春节期间交往的专用品。

出现:春节表达心意的“门状”成为了最初的“拜年帖”

“拜年帖”的出现,根据现有的记载应该在唐代。当时春节已经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拜年活动不但普及到民间,也逐渐“程序化”、“仪式化”了。

清代学者赵翼在 《陔余丛考》中说:“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初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虽用纸,而仍沿用刺。”可见,自东汉以后,造纸业的发展为贺年卡提供了新的材料,文人雅士开始在纸片上绘制一些象征吉祥的花卉、人物等图案,然后写上自己的姓名送给亲友,以此贺岁,一张贺年卡往往就是一帖精美的书法作品。

随着纸张的普及,“文房四宝”成为上流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广泛使用的日常用品,这些都为“拜年帖”的流行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人们再也不用拎着竹片、木片到处跑了。

唐代科举制度鼎盛,支撑其运作的关键环节就是“门生”制度。各地举子进京赶考,官方不设“资格审查”,但你得拜访名人,投身某个老师的门下做门生,从而获得推荐,才能打着老师的旗号去考试。这个时候就需要用“门帖”了,谓之其间往来,尤其是录取放榜之后,必须上门拜谢,专用的“拜帖”随之产生。而春节表达心意的“门状”,无疑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拜年帖”了。

盛行:为了图省事,“拜年帖”被广泛使用

根据现在能够看到的文字记载,“拜年帖”的盛行在大宋王朝,地点是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东京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

催生“拜年帖”广泛使用的直接原因,除了显示身份、联络感情之外,还因为当时的人们越来越懒,疏于往来走动和面对面交流。当时的汴梁文人云集,官员众多,是上层人物聚集的地方。需要走动拜年的人实在太多,带来几个问题:一是时间不够用,不该拜的拜了,那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应该拜的没去拜,那问题就大了;二是见人磕头实在太累,就算只作揖也会胳膊酸疼,不磕头不作揖又不够礼貌。怎么办呢?于是程序进一步简化:用专用的帖子拜年。

宋代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得很清楚:“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这种名刺是用一种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的纸片,上面写着受贺人的姓名、居住地址和恭贺新年的吉利文字,以此代为拜年。对于那些平时往来较少的亲戚、关系一般的朋友、应酬不多的同僚或者生意伙伴,写张“拜年帖”派人送去,也就算是过节没有忘记你,如此而已。

北宋年间,开始出现名帖收藏家,并将所藏选刊刻石。如《游宦纪闻》记载的《元祐十六家墨迹》,就是最古老的一部名帖集。其中著名词人秦观的《贺正旦》帖,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名人“贺年片”,也就是“拜年帖”。

此外,“拜年帖”的用语也有严格的讲究,尤其表明身份的词语都不能用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