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90后古籍修复师常年接触粉丝患鼻炎 4年修复50本(1)

2016-04-29 15:31:49  南宁晚报    参与评论()人

  李爱玲用启子挑开粘连的书页

  杨洪飞正在检查经过修复的书页

编者按

曾几何时,南宁工匠们用他们精湛的技艺填补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舒适与安逸。也许很多人认为,工匠是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永不过时。而对于个人来说,工匠精神代表着一种认真、专注、敬业的个人品质,他们应该被发现、被了解、被尊重。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共鸣。正值2016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本报将从贴近市民生活、具有本地特色的“工匠角色”、特殊的工种等多个角度切入,特别推出宣扬南宁本地“工匠精神”的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本报记者 陈蕾/文

赖有光/图

迎着光,脆弱的纸页透出斑驳的光影,似乎稍稍用劲就会碎了一地。按界定标准,中国古代书籍一般指1912年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古籍修复,如同一场人与时间的抗衡,让那些已经存在百年,甚至千年的古人智慧得以留存。

在广西博物馆,一共有三位专职的古籍修复师,他们分别是70后副研究馆员李爱玲,80后杨洪飞和90后杜宇,三个不同时代的修复师,也使得这门特殊的手艺在传承中延续着。

无可避免的职业病

走进广西博物馆古籍修复工作室,不算太大的空间里,流淌着安静专注的氛围。李爱玲刚刚从书库领回一本记录德保历史文化的民族古籍,看着残破不堪,卷曲发黑的书页,李爱玲忍不住皱了皱眉。

戴好口罩和手套,打开除尘设备,李爱玲开始进行修复的第一步:除尘。粉尘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也是古籍保存难以避免的主要危害之一。说是机器除尘,其实主要还是手工操作,只见李爱玲手握设备前端的小毛刷,一边小心翻书页,一边用毛刷轻拂每一面。

自称较“懒”的杨洪飞更习惯用排刷除尘,但如果没有及时洗手消毒,就会导致双手因过敏发痒,甚至起泡,杨洪飞就曾多次中招。常年处于粉尘的环境之中,也让他们患上了共同的职业病——鼻炎。

时刻保持良好心境

古籍修复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向老师傅们学习取经,想要成为一名专业的古籍修复师,还得经过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培训。李爱玲和杨洪飞的入行时间都是2010年,而且属于“半路出家”。

李爱玲原本在博物馆的其他岗位工作,杨洪飞的大学专业则是模具设计。“我妈妈退休前主要负责书画修复,接触多了我也产生了好奇心和挑战欲。”杨洪飞笑着说道,当一本古籍经过他的双手重获新生时,特别有成就感。

作为一名古籍修复师,更重要的是“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对于这句看似简单的话,今年25岁的杜宇已深有体会。杜宇在南京读书时主攻的就是古籍修复专业,她即将完成一本古籍的修复工作。

穿线装订之前,她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仔细核对之前手写的修复方案。自工作之日起,杜宇一直使用这本笔记本做记录,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修复的过程,翻开笔记如同情景再现。而今四年时间过去了,笔记本还剩下三分之二的空白,因为杜宇总共修复的古籍不足5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