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清华“95后”女生调研“老北京” 红火表象后的隐忧(1)

2016-05-26 17:10:03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之前,我一直以为老北京手艺传承得很好,像驴打滚、鼻烟壶,那都是连外地人也能叫出名来的京城特产,大栅栏、南锣鼓巷这样的繁华街区,大概随处可见技艺精湛的手艺人吧!”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调研访谈后,18岁的清华大一女生李钰涵改变了去年刚到北京时的想法。在她看来,热闹红火的表象背后,却处处是老北京手艺面临的困境和隐忧。

南锣鼓巷、大栅栏

“是不是自己做的”

成了不能碰触的敏感话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钰涵来到慕名已久的什刹海游玩。闲聊间,人力车夫的一番感慨让她颇感意外,“我们原本觉得那一带应该是老北京特色保留最完整的地方,但车夫摇了摇头,说这里已经太过商业化,京味儿越来越淡,好多手艺反倒很难再看见。”带着疑惑,李钰涵和三个同学开始了走街串巷,打算用最接地气的办法寻找答案。

在游人如织的南锣鼓巷,李钰涵走进一家小店铺,“里里外外都挂着红色的剪纸,有些很大一幅,看上去工艺挺复杂的,哪怕是小张的,也都装裱得很精致。”店里顾客并不多,在一间似乎是存放间的小屋里,李钰涵找到一位老人。“我们上前打听,问这些剪纸是不是她自己剪的,结果老奶奶一脸不快,说都是直接从工厂进的货,然后气愤地把我们轰了出来。”

类似的碰壁一次次发生,“是不是自己做的”成了不能碰触的敏感话题,“但凡听到我们这么问,对方脸色立马就变了,一句也问不下去。”琳琅满目的店铺里,李钰涵屡屡见到“撞脸”的同款商品,却没能遇上一位真正的手艺人,“打着老北京手艺的幌子挣钱的伪手艺人倒是满大街都有。”

李钰涵不甘心,又来到老字号云集的前门大栅栏,“这里随便找家店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想当初,都是靠手艺打下的金字招牌。”转角处的一家鼻烟壶店里,不少外地游客正津津有味地观赏着小巧玲珑、款式繁多的鼻烟壶。除了墙上关于各代传人的文字介绍外,李钰涵并没有找到任何与手艺有关的展示。

她随机问了一位游客,对方也不清楚手中的鼻烟壶究竟是怎样制作而成,只是图个牌子响,打算买来送人,“现在很多店里都只剩下商品,少了看得见过程的手艺活儿,也不再有手艺人的痕迹,我们甚至无从知晓这些手艺是否还存在,或许留下来的只是一个符号。”

特色小吃店

本地人不愿学,外地人也走了呢?

“我们想了想,商业气息浓厚的闹市街区毕竟多半是给外地人开的,如果换个思路,到本地人生活的市井深处,没准儿能遇上地地道道的老北京手艺。”这次,李钰涵选择了特色小吃,在西四东大街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她发现一家招牌很是吸引人的老北京小肠卤煮店。

小店只有二三十平方米,里面摆着五六张桌子,虽说规模不大,但也算得上整洁,进门处一位师傅在掌勺做卤煮,时不时有路人或在附近工作的上班族进来点上一碗。

李钰涵琢磨着,师傅想必是个老北京,说不定还是家里祖传的秘方,可攀谈过后得知,对方也是外地人,“师傅说现在很多北京的特色小吃都是外地人在做,以他这家小店为例,老板其实是北京人,但本地年轻一代都不愿意再学这个,就只好把手艺传给他们这些从外地来打工的。”李钰涵打心底里感到一丝莫名的失落,“如果哪一天这些师傅也不再做,选择回老家,那手艺是不是就要面临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