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各国“语文教材”怎么编?俄罗斯:普希金屹立不倒(1)

2016-05-30 14:10:02  环球时报    参与评论()人

国外语文课本,删什么留什么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按:语文教材的编写与改动,总能成为国内的热点新闻。近日,语文出版社修订教材的消息引起很大关注,有争议也有误读。国外的“语文教材”怎么编?国外学生和家长如何看教材的改编和修订?就这些问题,《环球时报》驻俄、法、日、美记者做了相关调查,可谓各有特色,且与时俱进。

俄罗斯:众作家“进进出出”普希金屹立不倒

按照俄罗斯教育部要求,中小学《俄语》课的关键是理解和掌握,而不是死记硬背课本中的内容。除《俄语》外,语文学习还有《文学》课本。在俄罗斯,围绕俄语书内容的争议在减少,但如何编写还是众口难调。

以莫斯科中小学生使用的“德拉法”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教科书为例,七年级学生卡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的《俄语》课本是2014年再版的,厚200页,编者算是教育界的名人。但卡佳的妈妈却抱怨,如今的俄语书不再像苏联时期那样严谨。莫斯科语言大学大二学生马丽娅·库普佐娃也认为,苏联时期的俄语教科书更为严谨,因为“那时教科书的校订工作由4个人完成,现如今只有一个人负责”。

据了解,一二年级“德拉法版”俄语书主要涉及书写规则和词语使用,三年级到九年级主要讲语法和文学。课文内容是俄经典文学作品选段,但很少有当代文学作品。九年级学生娜斯佳认为,她用的教科书相当不错,书中许多语法规则的解释和习题都符合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验。娜斯佳的妈妈也对记者说, “新版《俄语》内容更加细致,策划和编排也十分精心”。

经历苏联解体之痛和复杂的政治体制变革后,俄中小学语文教材近20年一直处于变动之中,有的变化当地人认为合情合理,有的则莫名其妙。按一些教育学家的说法,随时代而改变是语文教材与生俱来的属性。尤其是语文教材中的文学部分,当文学史界的主流观点发生变动时,某些作家的作品必然会“进入”或“退出”语文课本。苏联解体后,一批苏联作家“退出”了俄语教材,一批“被苏联政治埋没的俄罗斯和苏联作家”成了俄罗斯语文课本中的新宠。

“为什么普希金永远是俄罗斯语文课本中的常青树?”按俄罗斯教育家贝斯特洛娃的说法,普希金诗歌作品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们在语音学、语义学和语言风格等各个方面都是无法替代的最好范本。

俄罗斯教育界过去一直就语文教材中选择哪些作家、哪类作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无休无止的争论,但近年来争论的焦点逐渐减少,越来越转向讨论教学方法或是诗歌、小说、童话、寓言等体裁在课本中所占的比重。俄教育界不再像过去那样对“语文教材的政治正确性”兴趣盎然,他们眼下更关心的是入选作品的语言魅力、文本特质、句子构成等方面的内容。

日本:“老鼠逃学”争议中被保留

在日本千叶的书店,《环球时报》记者看到由教育出版社、三省堂、光村出版社等5家机构出版的语文教材。有的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封面上的“国语”二字就从假名变成汉字。日本中小学校语文书以内容生动著称,同时也随着时代变化经常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