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安阳殷墟“申遗”十周年 举行甲骨文邮票发行等活动

2016-07-13 19:00:02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安阳7月13日电(记者 李贵刚)13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河南安阳殷墟成功“申遗”十周年纪念日。

2006年7月13日,在立陶宛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0届会议上,安阳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十年来,殷墟“知名度”、“美誉度”受到了海内外的关注。

十年后的今天,安阳殷墟所在地河南安阳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其中包括《殷墟》特种邮票发行仪式、“殷墟申遗成功十周年庆祝大会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第六届联席会议”、“甲骨文书法百米长卷现场创作活动”等。

当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殷墟》特种邮票1套3枚。其中,第一枚图为甲骨文“刻辞卜骨”,内容记载殷商历史,为中国最早之书迹;第二枚图为青铜器“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鼎”),这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第三枚图为商代晚期的“玉蟠龙”,出土于殷墟妇好墓。

安阳殷墟“申遗”见证人的河南省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孔德铭受访时表示,上述三枚邮票图案实物皆是殷墟出土的珍贵文物,《殷墟》特种邮票的发行是对殷墟申遗成功十周年最好的纪念。

孔德铭系当年安阳殷墟“申遗”文本编写人之一。他回忆称,由于殷墟考古挖掘始于1928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资料被运到了台湾,而“申遗”文本则需要大量资料和证据。经多方努力,我们获得了台湾方面提供的几十张珍贵照片。最终通过两岸共同努力,殷墟“申遗”文本材料顺利完成。

官方资料显示,自1928年安阳殷墟发掘以来,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文化遗存,系统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