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曲阜一村庄即将搬迁 村民自发编村志16万字记乡情

2016-07-21 15:55:04  齐鲁晚报    参与评论()人

走访村民,是编写村志的必修课。本报记者姬生辉摄

齐鲁晚报记者姬生辉通讯员刘海韵宋思亮实习生毕郭环

编村志留记忆全村385户都赞成

17 日上午,位于曲阜三张曲村村委会议室的村志第二次通稿会一片寂静,高速旋转的吊扇声清晰可闻。五位年长村民人手一本厚厚的材料,他们用笔清点每个字,逐字逐句审读。“元宵节民俗,除了扎灯笼和吃元宵,咱们村还有些啥自己的风俗?”村志编写委员会主任叶长海打破了沉寂,大家开始热烈讨论。最终大家商定,至少还得走访村里三位70岁以上的老人,再做最后定夺。

为何要修村志呢?“两年前镇里进行新农村建设,三张曲在搬迁范围内,服从发展大局村民都理解。”村支书朱宁国说,但要离开世代生活的村子,村民还是有些不舍,其中有人提议修一份村志,为子孙后代留下记忆,“村委征求村民意见,全村385 户都举手赞成。”

“去年1月份,我们开始编撰村志。本次审读结束后还有一次最终定稿会,之后就将进入印刷阶段。”70岁的退休干部叶长海被推选为村志编委会主任,他也是村里同龄人中唯一一名大学生。编委会共有15人,除朱宁国53岁外,其他人均在60岁以上,都是村里文化高、见识广、有威望的代表。

村志分党建、工业、商业、教育卫生、风俗、方言等17 章,每章又含若干节,共计58 节。“目前15 个章节已基本定稿,预计最终16 万字。”叶长海说。

为确认烈士身份兵分三路核实

村志从1945 年底曲阜解放开始,时间跨度71 年,工作量着实不小,编委会却不含糊。叶长海“约法三章”:凡事讲求真实,决不凭空想象,每个人物和时间,都必须走访到人核实。“懂行的人干熟悉的事,也是原则之一。”叶长海说。66 岁的董长山原是镇农信社职工,熟悉全镇经济,负责编写“商业”一章;65 岁的孔庆柱是退休教师,承担教育卫生板块的内容。因干了11 年村支书,朱宁国负责“中共党建”一章。虽是熟悉的领域,他还是感觉“手心直冒冷汗”。“曲阜市图书馆、档案馆去了不下十几次,图书馆管理员都认识我了。”朱宁国说。

村里有一位名叫江德山的烈士,大家不了解他的详细信息,为此,编委会兵分三路去找:叶长海和两位编委在村内走访;朱宁国到曲阜市档案馆查阅《曲阜市志》;62 岁的董长森骑自行车到相邻的二张曲村找到87 岁的老军人张素英。

张素英是江德山部队的老连长,清晰记得江德山参加战役和牺牲的时间、地点。朱宁国查到江德山也在曲阜市烈士名录之列,叶长海走访中了解到有村民目睹过烈士离家参军的一幕。朱宁国说,“三方事实,完全能够佐证烈士的身份和光荣事迹。”最终,村内第一名烈士在村志中有了明确记录。

“骨子里就不服输,再大的风雨都打不垮”

一部小小的村志,记录了村庄70余年的发展和变迁,回忆过往,一段段真实的故事让编委会的长者深深感动着。编写过程中,编委会真实记录每一个故事,希望子孙后代铭记过去,珍惜当前。在村志的大事记板块,记录下不少真实的故事。

“三张曲人骨子里就是有股不服输的韧劲,再大的风雨都打不垮。”叶长海说起一段故事。一条大沂河将村子一分为二,岸北是三百多亩地,岸南是居住区。“春种秋收时节,天气还凉得很,但土地是咱农民的营生啊!”84岁的村民朱本生说,原先干农活都得趟水过河。

1978年9月,一项浩浩荡荡的工程在三张曲展开。“我们要修一座桥,大家有的上山采石头,有的泡在河水中砌桥墩。”董长森清晰记得,一场暴雨将电机冲入河中,他和两位村民冒着生命危险跳入湍急的河水中,用半个多小时抢回来。

紧张忙碌20 多天后,一座工整美观的石桥建成,村民干农活再也不用趟冰冷的河水。“我们将这座桥命名为‘幸福桥’,它通向的是全村人的好日子和幸福的生活。”董长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