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古道重生 千年米仓道竟与高速路惊人重合(1)

2016-10-04 11:25:04  华西都市报    参与评论()人

早在古蜀道正式启动申遗之前的2012年,一场旨在全面调查米仓道的高规格考古探险便已完成。

巴中市文物局专家汪信龙认为,这次活动的重大成果之一,是摸清了米仓古道的大致走向。专家们普遍认为,米仓古道以汉中为起点,进入巴中境内后,从北向南形成了四条支线,分别通往通江、南江和巴州区。

这四条线路性质有别,民间普遍认为,第四条线路为官道。虽如今这条官道上的关隘已不复存在,但这条线路却以另外的方式获得了重生——它与国道342线(原省道101线)以及正在建设的巴陕高速公路基本重合。

震撼发现

“米仓道的文化价值被低估了”

2012年3月6日,受巴中市委托,一场关于米仓道的高规格考古探险启动。该活动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3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受邀参与。

在历时12天的考察时间里,专家们兵分两路,以巴州区为起点,前往平昌、通江、南江县,对米仓古道巴中段进行了全面梳理,总计行程6000公里。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说,此次考察是该院自2005年成立西部考古探险中心以来第一次涉足川东北地区,也是近年来该院在道路考古调查中发现文物点最多、遗迹遗址保存状况最好的一次。对“米仓道”的考察也是该院历史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专家级别最高、涉及学科领域最广的综合性考古调查活动。

与会专家认为,本次调查发现了秦汉时期的栈道孔,唐宋时期题刻,明清时期的修路碑记等,这些都有力支撑古道存在以及几千年来变迁的重要佐证,初步确认了“米仓道”的存在及其大致的走向,证明了传说、歌谣、文献中对道路险、奇、近的描述,意义重大。

四川大学宋治民教授指出,这条道路最早发现了汉代的遗迹,证明至少在汉代已经有人在这里居住生活,应该是古代比较重要的人口聚集点,建议对重要的遗迹,包括桥梁、石窟寺等进行进一步保护,尽快作出保护规划。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映福教授建议选择“米仓道”的重要区域和保存状况好的路段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以进一步破疑。

巴中市文物局专家汪信龙认为,这次活动的重大成果之一,是摸清了米仓古道的大致走向。专家们普遍认为,米仓古道以汉中为起点,进入巴中境内后,从北向南形成了四条支线,分别通往通江、南江和巴州区。新闻发布会上,有专家感叹,“众多发现令人吃惊和振奋,米仓古道沿线的文化价值,过去被低估了”。

今古奇迹

千年古道与现代高速高度重合

米仓道四条支线,在民间看来,其性质有别,并认为第四条线路应为官道,该线经冷水河、关仓坪、大坝、关坝、上两,到南江,最后至巴中。

“群峰摩天百里远,一关锁住陕川黔。孔明火烧米粮仓,曹操至今怨鸽渊。”这首诗说的就是米仓关。米仓关坐落于米仓山主峰,也就是第四条线——官道,必经之地。明嘉靖八年曾在此设巡检司,虽今时米仓关关隘已不复存在,但这条线路却以另外的方式奇迹般获得了重生。

“这条古道与国道342线(原省道101线),以及正在建设的巴陕高速公路基本重合。”研究米仓古道32年,现已退休的原南江县政协文史委主任黄治新告诉记者,这个发现让他既惊喜又困惑。“我们今天修路,要动用各种仪器设备,要经过反复勘测,才能最终确定最科学的线路。几千年前,我们的先辈没有手机、没有GPS定位,他们是如何在崇山峻岭之中,找到这么一条最便捷的线路呢?”这个问题,黄治新至今没有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