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明清两朝外销瓷江西景德镇首展 展品填补国内收藏空白

2016-10-18 17:10:02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景德镇10月18日电 (记者?王剑?姜涛)明清两代约300件(套)外销瓷珍品18日在位于“世界瓷都”江西景德镇的中国陶瓷博物馆首次对外展出。名为“归来·丝路瓷典”的展览基本反映了中国数百年间外销瓷的面貌,展品不乏填补国内瓷器收藏空白的孤品。

王鲁湘:外销瓷是“远嫁的公主”

提起中国外销瓷,令人想到远洋帆船上那些满载的青白瓷瓶、碟、罐,它们穿越重洋,散落在亚、美、欧各洲。有文化学者认为,中国外销瓷是全球化五百年最早的最美的物证,是中华文明同欧洲文明第一轮碰撞交融时为中国赢得荣誉与财富的东方神器。

“如果说皇室专用的官窑是中国瓷器的嫡子,普通老百姓家用的民窑是庶子,外销瓷就是外嫁欧洲贵族家庭的唯一的公主。”著名文化学者、“归来·丝路瓷典”展览总策划王鲁湘如此形容他钟爱的外销瓷。

500余件(套)外销瓷回归中国

中新网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展品涵盖了食具、茶具、咖啡具、陈设器、妆具、灯具等不同用途的器具,包括了青花、粉彩、斗彩、釉里红、单色釉、窑变釉、白瓷、青瓷、影青瓷、刻花、划花、印花等各种工艺手段,琳琅满目,异彩纷呈。

据王鲁湘介绍,上述展览项目遍访欧、美、亚、澳各主要国家和城市,通过各种渠道,陆续收集到从公元8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中国外销瓷500余件(套),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外销瓷的面貌。

目前,这些珍品陆续回归中国内地,让中国人有机会感受远嫁“公主”穿越历史的神奇魅力。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外销瓷的数量无法估计,有外国学者做过粗略的估算,明末到清中期,由欧美公司组织运输和销售的中国瓷器,有三亿件之多。这是“中国制造”最大宗的外销商品,是“中国制造”遗留在海外的最大财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