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中外专家沪上“支招”芭蕾艺术“中国路”

2016-10-26 22:00:47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上海10月26日电 (王笈)“中国的编舞者们,特别是年轻的编舞者们,好像常常特别苦恼‘就是没有创意’。既然创意是编舞者应该有的天赋,那么我们的创意被谁‘偷’走了呢?”26日在沪举行的“当代国际芭蕾创作与编舞:现状与未来”舞蹈论坛上,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抛出的问题引发了现场中外芭蕾专家及舞蹈学子们的深思。

创作是芭蕾的核心问题,编舞则是芭蕾呈现的载体,两者决定了一部舞蹈作品的优劣,可谓是“芭蕾之魂”。尤其在大众文化快速发展、经典艺术逐渐式微、舞蹈领域不断革新的今天,芭蕾的创作与编舞是全世界芭蕾舞界共同面临的课题,也是中国芭蕾界忧心的薄弱环节。如何提升中国芭蕾舞编创的理念和思路、为中国芭蕾发展的瓶颈问题寻找“药方”,是近年来国内芭蕾界持续探讨的话题。

当天,冯双白于论坛现场“大胆”提出了三点假设:鉴于国内许多学生舞蹈作品的质感、形象与自己的带班老师非常相似,中国编舞者们的创意是不是被中国的舞蹈教育“偷“走了?鉴于一些编舞者太过重视创作过程中经济上的回报,创意是不是被中国的经济大潮“偷”走了?鉴于手机带来的碎片化生活让编舞者们的心不能安静,生活被“虚伪地美妙化”、没有了“痛苦”,创意是不是被手机“偷”走了?

“我觉得中国现在的年轻舞者要说未来,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确实有一些年轻舞者不为钱、不为外在的东西走在一起、做新作品,”冯双白说,“为年轻人提供一个(环境)不需要太多考虑名利,把生命的体验,哪怕是痛苦、悲哀放在心中,然后把心‘掏’出来呈现给观众。我想那个时候,创意真的就会来了。”

国际芭蕾专家大都对中国芭蕾舞发展表示十分看好。如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瑞德·安德森就表示,中国演员在一天之内就能把一个非常“欧洲”的剧目呈现得非常好,认为中国有着巨大的芭蕾潜力。

“我觉得我看到的(中国芭蕾舞发展)状况是非常好的。两个星期前我在荷兰看到了一个中国年轻编舞者的作品,编得非常好,我看到项目描述里邀请的舞团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影响在里面,”法国舞者与编舞家马蒂·维尔斯基说,“芭蕾舞蹈的未来就是要把不同元素结合在一起,最好的那些作品常常是‘混血儿’,是最漂亮的。希望在中国也可以树立一个榜样,把不同元素结合在一起。”

享誉世界的华裔芭蕾舞者、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演员谭元元则表示,自己在国外跳了20多年的舞蹈,在和全球不同优秀编导合作之余,有一个心愿,就是能把具有中国元素的芭蕾舞剧带上世界舞台,“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中国芭蕾舞团的个性,有自己的特色。芭蕾是一种视觉艺术,是各个视觉元素的综合,所以院团找到方法去和好的编舞、作曲、艺术设计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