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朗读亭引民众“一读为快” 慢阅读拭去文化浮躁

2017-03-09 18:50:10      参与评论()人

中新社西安3月9日电 (张一辰 党田野)“平日忙碌的生活中,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去朗读,而刚才在‘朗读亭’里的三分钟,令我找回了学生时代的记忆。”西安80后李超对记者坦言。

2017年春节之后,一档将个人成长、情感体验、传世佳作与朗读相结合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内地热播,令朗读这种传统的阅读方式,重归大众视野。作为该节目的线下延伸,一座形似电话亭的“朗读亭”也开始出现在内地的广州、北京、杭州、西安等城市。

9日,在西安大唐芙蓉园“朗读亭”外,朗读爱好者们已排起长队,其中既有“一颗素心,捧卷轻吟”的白发老者,也有“读书、晒照两不误”的文艺青年。他们可在设有专业录音设备的“朗读亭”里进行3分钟朗读,而录制的内容则可能会被剪辑到节目中并向全国播出。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生活与工作的界限不再明晰,在布满“时间碎片”的世界重拾中国传统文化的“静谧”亦成难事,而朗读以其所蕴含的“慢生活”理念成为拭去“文化”浮躁的一剂良方。

手捧着英文版《老人与海》的王磊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在排队间隙,他还不忘与身边的“读友”交流心得。“无论是书籍或文章都蕴含着作者美的灵感在其中,而大声朗读,则可以将这种美还原。”

年过五旬的西安市民刘建荣此次将要朗读的是诗人余光中的作品《乡愁》,“我想把这首诗读给在国外求学的儿子,表达父亲对孩子的一份思念之情。”

今年以来,诸如《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类电视节目在内地热播,使传统文化通过大众传媒,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入人们的生活,也令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逐渐升温。

陕西省社科院专家王晓勇认为,随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及泛娱乐化的影响,人们逐渐失去了“慢阅读”的时间和热情。“朗读亭”的出现,给了人们一个回归传统阅读的契机,通过朗读文学作品,感悟文字的魅力,藉此找寻纯粹的“自己”。(完)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