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通讯:古老西秦腔活跃海陆丰 “天下第一团”后继乏人

2017-05-10 14:15:14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汕尾5月10日电 题:古老西秦腔活跃海陆丰 “天下第一团”后继乏人

中新网记者李凌

“我们这里靠海,信仰妈祖、观音、上帝……有神就有庙,有庙就一定要唱戏。”刚刚结束了上海音乐学院的交流活动返回汕尾的广东西秦戏剧团团长吕维平,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感慨,如果不是生在“漫天是神满地是戏”的海陆丰、不是因为潮汕地区浓厚的宗族民俗文化,这西秦戏估计早就演不下去而失传了。

“开山戏”里演主角“身兼两职”

吕维平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出生于广东汕尾红海湾田墘镇。田墘自古是远近闻名的西秦戏之乡,12岁那年,吕维平第一次看西秦戏《赵氏孤儿》,剧中饰演韩大人的老生拖着高腔,从后台一路出台、亮相、举鞭、勒马,一连串精湛的表演动作,当场镇住了吕维平,从此在他心中埋下了戏剧的种子。

1985年的夏天,吕维平考入海丰县西秦戏剧团,已经18岁的他在学习戏曲基本功时吃尽苦头,为了能尽快把腿踢到头顶,老师给他腿上绑上几个砖头,增加压力。

学习期间,老师看中了吕维平的勤奋和少年老成,就让他学老生,提前教授老生的须功、水袖、眼神、台步等看家本领,“老生的须功很重要,我一有空就甩,甩到我头晕差点呕吐,感觉头都要被甩出去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吕维平在首部戏《宝莲灯》中饰演刘彦昌,历经从青年到中年前后两个时期,本应由小生、老生两个行当的演员交替扮演,但他“身兼两职”,把小生的潇洒俊逸和老生沉稳持重都演绎出来,得到行家和观众的肯定。

独门特技“椅子功”名扬四方

西秦戏是300多年前从陕西一带传自海陆丰,保留了古老的西秦腔,据吕维平介绍,当地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随李闯王大军而来,另一种说是汤显祖的好朋友在广东做官,因思念家乡,就把西秦戏班子请过来,从而流传下来。对于南粤地区而言,这是一个外来剧种,仅在海陆丰一带流传。

近十几年来,西秦戏不再居于一隅。吕维平历数起西秦戏从小地方走向大舞台的种种经历:西秦戏被选中参加上海世博会、参加中国曲艺大展凭借折子戏《刘锡训子》夺得金奖、排演《留取丹心照汗青》获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2016年参加中华颂曲艺大展排名第三、今年又有两个折子戏被选送中央电视台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