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中国岩画“深藏闺中无人知”?专家谏言与古人重建“联系”

2017-07-21 18:33:55      参与评论()人

中新社兰州7月21日电 (记者 冯志军)长期以来,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是岩画大国,直到去年广西“花山”景观成功申遗。

7月19日至21日,甘肃嘉峪关黑山岩画学术考察活动在嘉峪关举行,来自意大利、印度、美国、俄罗斯等国以及中国内地众多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学术座谈等形式,为中国岩画的保护利用及研究谏言支招。

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主任张亚莎21日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说,岩画作为早期人类思想交流、历史记忆与心理情感传达的“图像语言”,是这个地球上,所有族群祖先们留下的一笔极为巨大的文化遗产。它是整个人类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保存下来的视觉艺术资源,是人类历史、宗教与心理体验的图像见证。

“通过立法和技术手段来进行保护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调查清楚我们有多少‘家底儿’?”张亚莎说,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岩画的保护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式。处于野外的岩画保护工作本就十分困难,而至今中国尚未全面盘点过岩画的家产,这种基础调查归档的不到位更增加了保护难度。

国际上一些专家学者甚至预测,等21世纪结束的时候,全球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岩画或将消失。

“岩画保护最重要的是,有一批懂得岩画的观众。”在第一届国际岩画委员会主席埃曼努尔·阿纳蒂看来,岩画对普通民众来说,是陌生的领域,应该通过多渠道的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岩画的价值,在不可抗拒的自然威胁之外,减少人为破坏。

连日来,埃曼努尔·阿纳蒂实地考察了嘉峪关黑山岩画。他说,从牛和人物形成队列等岩画中,不仅可以看到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还有当时的社会情况,这些岩画不仅可以吸引游客,而且对民众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美国著名考古学家、印第安岩画研究专家阿丽斯·M。特拉提巴斯认为,尽管世界各地在岩画内容上呈现出了不同的动物,但关于动物的狩猎场景却表现出了非常普世的状态,都反映了过去人们的“所思所想”。她表示,应更多去关注岩画背后的历史,重建与古人的“联系”,现在全球可以通过“一带一路”来相互沟通和理解彼此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文化也能得到对方认同和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