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翻译中国文学也能“信达雅”?方言难倒外国汉学家

2017-10-23 15:55:00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翻译中国文学也能“信达雅”吗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趋丰富,中国文学已经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大量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开始走出国门,在这其中,翻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10月20日,第二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文学活动之一“如何翻译当代中国文学”文学对谈活动于十月文学院举行,来自捷克的两位汉学家、翻译家李素、爱理与中国作家、批评家宁肯、梁鸿就此展开讨论。

捷克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是唐诗

李素翻译过张爱玲、苏童、刘震云、王小波、梁鸿等作家的二十多篇中短篇和七部长篇小说,爱理翻译出版有莫言的《酒国》、《丰乳肥臀》、苏童的《罂粟之家》、李洱的《花腔》等长篇小说。他们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不仅是中国通,而且是中国文学通。

论坛一开始,两位就聊起了翻译中国文学过程中有趣的事情。李素谈到,在捷克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品是唐诗,但许多翻译成捷克语的唐诗实际上是由译者加入了许多自己的理解和塑造,以至于他们试图去找原文时,不知道这是从哪个语言翻译过来的,也不知道对应到中文是哪一首诗,因为中间进行了许多改动。

爱理则表示,他们作为翻译家,一般都是出于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作品进行翻译,但当译本放到捷克的市场上,他们确实无法预测这本书是否能够赢得读者的喜爱,这种不确定性是目前文化交流最大的问题。

方言问题难倒外国的汉学家

讲到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差异问题,梁鸿也分享了自己经历的一个故事。他的《中国在梁庄》刚完成日文版的翻译,他与译者沟通中就发现,书中的人称是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书中有“五奶奶”这样的称呼,译者表示日本的亲属关系并没有这个称谓,但梁鸿认为,人物关系是书里非常重要的内容,还必须得面对,如果在翻译中完全用名字来替代就变了味。他们经过反复信件沟通,最终决定将书中的人物关系进行简单化处理,比如“五奶奶”就直接用“奶奶”替代。

此外还有方言的问题,美国翻译曾经给梁鸿发来三十多条校对意见,其中有一条提到“我非常稀罕你”这句中“稀罕”该怎么解释。“这个在中国话语里面是多个层面的,可以说爱情,可以说一般长辈对小辈的话语。但在英语里面他说很难对应一个既有亲情又有爱情的意思。对于我来说这个词好像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对于他来说还是一个问题。”梁鸿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