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19个小时排队买戏票折射主要矛盾

2017-11-09 09:47:00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19个小时排队买戏票折射主要矛盾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买戏票”堪比“买春运火车票”,近日北京人艺的话剧《窝头会馆》再现“一票难求”盛况。开票半天,六场票就一售而空,不少人前一天深夜就开始排队买票,最长的排了19个小时。通宵排队买戏票,说到底,反映了十九大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进一步加大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

明星+品牌的“双重效益”

话剧《窝头会馆》由林兆华导演、作家刘恒编剧,再加上何冰、濮存昕、杨立新、宋丹丹、徐帆五位主演,可谓“阵容豪华”。故事讲述的是北平解放的前一年1948年,在南城一个号称“窝头会馆”的小四合院里,几户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的悲欢离合。

话剧2009年在首都剧场首演时,主演阵容就是这五位演员,“五星”再次同台,是“稀缺产品”,更是“爆款产品”,在北京市社科院首都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看来,这次《窝头会馆》的演出,几乎没做什么宣传,只在人艺微信公众号发了售票通知,却依然吸引不少观众前来购票,“明星效应”是重要因素之一。

“不仅仅是明星因素,更有北京人艺多年来秉承演剧传统的品牌因素。”北京人艺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这些年持续培育,剧目不断打磨、传播,《窝头会馆》接续了北京人艺的艺术风格,显现了地域化、风俗化、平民化的京味文化特色,优秀演员在舞台上很好地诠释了这种风格,成为人艺的又一个文化符号,得到了忠实观众的认同和支持。

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人艺的《日出》《雷雨》《阮玲玉》等十多部戏都是“卖光、卖光,百分之百售出”。人艺这位负责人分析,其他剧目大多演十多场,而《窝头会馆》只安排了六场,场次相对较少,也很难根据观众需求临时增加场次,人艺的剧目都是提前一年半就排期了,所以就出现排队抢票的情况。

“通宵排队买戏票,除了《窝头会馆》,人艺的《茶馆》和《喜剧的忧伤》售票时也出现过。”沈望舒赞赏人艺的戏保持了艺术品质和文化追求,在观众中有口碑、有市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戏剧领域就是对高质量剧目、高品质剧本、高水平演员的需要,“虽然北京人艺不是完全按照商业化戏剧模式运作的演出单位,可观众对人艺的戏剧却是有需求的,人艺的戏剧也是有市场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