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油画的个性表达
——覃德华油画展随记
本报记者 张天韵
被称为“十足的村夫子”的中国田园派画家覃德华,最近又有大动作。
11月25日,“中华盛世颂——2017年中国田园派画家覃德华大型油画展”在广西博物馆开幕,展出“村夫子”创作的50多幅油画、国画作品。画展分“大国颂”“中国梦”“锦绣山河”3个篇章,以新颖的立意、鲜明的艺术特色,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展厅显眼处,展示着覃德华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今年6月份创作的大型油画长卷《海上丝绸之路》,以及近两年创作的大型油画《大秦帝国》《乾隆游江南》《刘三姐·歌海情韵》等,恢宏的历史场面、淳朴的故乡风俗、大美的自然风光,都在传递着画家的理念和才气。
覃德华出生在玉林兴业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随父母开荒种地,熟悉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连绵的群山、葱郁的树林、袅袅的炊烟、潺潺的流水、古老的村庄,无不牵动着覃德华的赤子之心。如何用笔墨去赞美家乡多娇的山水、还原厚重的历史文化呢?覃德华在漫长的探索中苦苦追求。
“思想的觉醒导致艺术的觉醒。”覃德华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选择和互补,创造出独特的油画艺术。在他看来,艺术作品是画家个性的发扬与创造,而只有理解和领悟民族精神,怀着对本土文化的敬畏和热忱,坚持本土语言的现代转换,才能使油画这舶来品真正“民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