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我们和苏联红军一起收复山海关” (1)

2016-02-03 14:57:00  解放军报    参与评论()人

1945年8月30日解放山海关后,部队入城。

秦兴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1990年离休。曾荣获三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著有《让世界都知道红军长征》一书。图为1944年春任冀东12团宣传队分队长时的秦兴汉。

战斗结束后,与苏军官兵合影。 秦兴汉提供

时光荏苒,好像只是弹指一瞬,我人生的年轮就已划过91道圆圈。很多往事早已烟消云散,但当年我们与苏联红军一起收复山海关时的战斗情景却始终清晰……

那是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根据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和晋察冀军区的部署,冀热辽军区兵分西、中、东三路跨过长城,迅速进军热河和辽宁腹地。从1942年就坚持战斗在滦河以东地区的我们16军分区12团、18团两个团的部队,在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副政委唐凯的率领下,继打下临榆县北部的柳江和日伪盘踞的石门寨煤矿后,于8月29日绕道与山海关唇齿相依的九门口和义院口,越过长城,火速夺取了辽宁省绥中境内的前所车站。我那时正在12团宣传队担任分队长。

8月30日上午,在绥中前所车站,部队和苏联红军一个装备精良的侦察队碰了面。由于语言不通,他们不相信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用黑洞洞的枪口指着我们,形势十分危急。这时,唐副政委急中生智,让我们宣传队带领全体官兵高声唱起《国际歌》。歌声响起,虽然中文歌词苏联红军听不明白,但这熟悉的旋律显然消除了语言的隔阂和国界的不同。知道彼此都是布尔什维克的同志,大家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

当时,由于国共两党在日军向哪一方投降上的分歧,据守在山海关的鬼子还没有正式投降。1000多人的战斗部队在山海关周边的各个据点,2000多日军的文职人员和眷属,还有7000多伪军、伪警察和伪政府人员龟缩在城中,死守待援。而对我军来讲,山海关是八路军进军东北的咽喉,如果以步代车,至少需要半个月到20天才能到达沈阳;而如果打开山海关通道,解决长城沿线敌人的阻挠,依仗便利的陆路和铁路交通,利用现代化交通工具运输人员物资,一两天就可到达沈阳。因此,我军与苏联红军协商,决定一同攻打临榆县城(即山海关),打通华北到东北的大动脉。

当天中午,就在中苏两军开拔山海关的途中,我军分区的一位侦察参谋和苏军的一位副连长就已经乘坐苏军吉普车、带着翻译先期来到了山海关南门外。他们向据守山海关的日军递交了有八路军司令官代表和苏军司令官代表签署的《受降通牒》,命令在山海关的日军和伪军于下午2时在山海关火车站无条件向中苏军队投降。而日军却狡辩称,山海关不属于东北辖境,不是“伪满洲国”领土,山海关驻军属于日方华北方面军统领,根据《波茨坦公告》和“中华民国”蒋介石总统下达的命令,在山海关的日军防区和武器装备应交给国民政府的军队,不能交给苏联红军和八路军。同时,守城的日军急忙部署撤走仍滞留在山海关的大部分军队、文职人员及眷属。

文的不行,只能来武的。下午5时,中苏两军在山海关威远城(今山海关城东)设立了中苏两军临时指挥部,继而完成了对山海关城东、南、北三面包围。曾司令员命令18团主攻,在苏军炮火配合下,攻打临榆县城东门城楼“天下第一关”;12团担任助攻,在南侧切断日军退往山海关火车站的退路,进而控制火车站,将车站附近的敌人歼灭,苏军派一个小分队协同;军分区直属队作为预备队负责后续梯次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