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译者说:我与莎士比亚的故事(1)

2016-04-25 19:36:17  团结报    参与评论()人

朱生豪和宋清如。

  今年的4月23日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也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说,人类能拥有莎士比亚,是幸运的。莎士比亚的戏剧不仅穿越了几个世纪,而且超越了疆界,把人类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本版今日将为大家讲述两个人的生活故事,他们与莎士比亚的“缘分”很深,一位是莎翁十四行诗的重要译者屠岸,另一位是朱生豪先生的儿子朱尚刚。循着“盗火者”的足迹,让我们一同重温莎士比亚作品在译者生命中熠熠生辉的人性之光吧。

  玉 瑶

  今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亚去世400周年的纪念日(有趣的是,这天还同时是他的生日)。这位世界级大文豪在临终前为我们留下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和2首叙事长诗,四百年来一直被演绎、传诵不绝,如同一座绵延深厚的矿脉,让后世的人在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挖掘到属于自己的珍宝。

  国人译莎翁,是个接力的过程,也是个找寻的过程。在“莎士比亚”这座宝山里,每个人都能找到与自己生命相关联的那一点。有人从里面找到了译,比如朱生豪和梁实秋;有人从里面找到了戏,比如田汉、曹禺和英若诚;有人从里面找到了诗,比如卞之琳和吴兴华。最早一辈译者纷纷故去,他们生命有限,但“盗火者”取来的光焰泽被无穷。在这个纪念日,我们走访了两位老先生:一位是93岁的诗人、翻译家屠岸,他在六十年前译出了中国第一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集,从莎翁的诗行中找到了他的缪斯;另一位是72岁的朱尚刚,他的父亲朱生豪曾译出了中国第一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而他沿着莎翁找到了父亲的踪迹。借此机会,我们也向所有在翻译之路上走过、走着的“盗火者”们表示致敬和感谢。

  莎士比亚被奉为经典,绝非仅仅只停留在文本的意义上。天才型的戏剧,总是在诞生之初就留下了丰富的阐释空间供后人去发挥和演绎,是一处富饶的矿脉,而不是“做戏”的浅层地表水。即使四百年后,戏剧人依然可以从当下出发,在莎翁的故事里找到个人化的经验和情感。如“大导”林兆华,就在莎翁的剧本里发现了自己想说的话;又如曾在莎翁故乡求学的戏剧学者沈林,则在读剧和看戏中对莎翁的“好玩”心有灵犀——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正在于此:它是能变动不拘的千面魔方,而非“非礼勿动”的铁面权威。

  诗人屠岸:从莎士比亚里找缪斯

  屠岸先生是1923年生人,今年93岁了,住在北京市和平里的一幢老式住宅楼里。最近,他刚做完白内障手术没几天,还在恢复当中,又赶上莎士比亚400周年纪念日。作为莎翁十四行诗的重要译者,他这段时间的活动日程排得满满。然而我们面前的屠岸先生却含着儒雅和蔼的笑,连说没关系。事实上,他思维敏捷,说起话来声如洪钟,抑扬顿挫,自带一种诗歌的韵致,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已有九旬高龄。客厅角落堆着高高几摞纸箱子,里面是上海人民出版社这次新出的屠岸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限量珍藏版,他在手术前一本一本地签上了名字,足足签了七百多套。这套书相当精美,宣纸印刷、竖排繁体,拿在手里,令人恍然有种穿越到1950年这部译诗初版时的错觉,尽管时间已悄然过去六十多年。

  遇见莎士比亚诗歌

  发源于意大利的十四行诗,文艺复兴时期先后经彼特拉克、莎士比亚之手日臻完善,后传至世界各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致力于新诗探索的中国诗人也注意到了这种形式(闻一多将其译作“商籁体”),并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朱湘、梁宗岱、梁遇春、孙大雨、袁水拍等人均翻译过莎翁十四行诗的篇目,但直到屠岸,才完完整整地将这154首全部翻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