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琅琊”名士写信损友一不小心写入《古文观止》(1)

2016-05-31 16:50:07  广州日报    参与评论()人

清 金廷标 《竹溪六逸图》

卢沉 《孔稚珪独酌图》

文徵明书法 《北山移文》

话说中国文化史上有一种特殊文化,那就是“隐士文化”,这种现象应该从殷周时期就开始有了,例如孔子周游列国时碰到的荷蓧丈人,子路对这位隐者毕恭毕敬;再如刘邦遇到的商山五皓,五位老者的话对汉高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解了一时之急。

当然,若论隐士的名气,当数陶渊明,他“采菊南山下,悠然见南山”的姿态成为隐士的标准形象。陶渊明是铁了心要隐居,甘心种豆,诚心稼穑,不再出世。而有一些隐士,住在山林里,表面上不去找工作,其实是想要工作来找他,因为朝廷注意到隐士素质高,经常会去隐士成堆的终南山聘用他们,所以有个成语叫“终南捷径”。

话说南朝时期,今天的南京郊区,有位隐士要结束隐居生涯,去建康城里工作了,另一位名士有点看不过眼,于是写信下逐客令。此信很有可能是游戏之作,戏谑一下老友而已,不想却成了千古名作。

真隐士:亭亭物表 皎皎霞外

话说在“琅琊榜”那个时代,有一位大才子,名叫孔稚珪,是会稽山阴人,山阴这地方听起来似乎不熟悉,但绍兴大家总知道吧,这是陆游、秋瑾、鲁迅的故乡,文才辈出,山阴就是绍兴。东晋南朝时期,随着中原人士的南移,绍兴山水美逐渐被发掘,因此《世说新语》里就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点赞,说的是这里的山水自然之美,让人看都看不过来,为绍兴的风景做了个大大的广告。

孔稚珪也是那个时代的俊秀人物,文名满天下,他和著名的“江郎”江淹一同当过南朝皇帝萧道成的秘书,史称“对掌辞笔”。孔老师不是隐士,一直在朝廷任官,当到散骑常侍。不过,他有一颗向往隐居的心,所以他的住所不怎么欢迎别人来拜访,甚至门前鞍马稀,都长草了,“门庭之内,草莱不剪”。

话说这一年,据说有位叫周颙的隐士,得到朝廷的聘用,马上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去赴任,把平日里的隐士风度全扔到了九霄云外。孔老师有点看不下去了,决定发帖子吐一下槽,让大家见识见识周颙的本来面貌。

要有破,先得有立,要揭穿假隐士,先得树真隐士标准。虽然是损人的,但文采不能损,孔稚珪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一切自然形象和神仙界的神秘氛围,来给那位假隐士写谴责信,因此,信的一开篇就如同看《西游记》和《封神榜》一般,紫金山的神灵,一路驾驶着浮云,风驰电掣,在山前的岩石上刻下这篇声讨假隐士的文字,“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孔稚珪的意思就是说:我写的是神文。且看到底是怎样一片神文——

就当时的审美主流而言,真正的隐士应该是“夫以耿介拔俗之标,潇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品德上要正直,风度上要超俗,比起一般世人,隐士要矗立在高高的云端,让大家仰望才对;要纯洁得连冬天的雪花都觉得自惭形秽,要高超得可以飞上天和青云肩并肩。而且还要视金钱如粪土,视荣华富贵如刚刚脱掉的鞋子。至于出来工作求职,那肯定是不要的,“芥千金而不盼,屣万乘其如脱”。做隐士,舍弃的东西比索要的东西多。再用八个字来总结,那就是“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超然于世俗之外,站立在云霞之上,这画面实在太美,也好形象。把这八个字再总结成一个字,那就是“高”。都在云霞之上了,都与云朵肩并肩了,还不算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