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唤醒中俄两国人民记忆的苏联民歌(2)

2017-08-09 17:31:06    天津日报  参与评论()人

《喀秋莎》曲调流畅,感情质朴,表达一位少女对远在守卫边疆的恋人的一片痴情。歌曲首次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演员不得不唱了三遍。于是这首歌很快就在全国流传开来。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入侵苏联,德军逼近莫斯科。7月中旬,莫斯科新编的红军近卫军第三师仓促开赴前线。在送行的人群里,莫斯科工业学校的一群女学生唱起:“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漂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天……”近卫军第三师的全体官兵向姑娘们行了个庄严的军礼,他们含着激动的泪水伴着歌声走上前线。几天后,在一次极为惨烈的战役中,这个师的官兵几乎全部阵亡。但他们毕竟给德国最精锐的装甲部队狠狠迎头一棒,为红军组建保卫莫斯科的最后防线赢得了宝贵时间。

从此《喀秋莎》在苏联被唱响,是前方战士最喜爱的歌。这支饱含着少女纯情的歌曲使战士们的心灵得到慰藉,对未来充满憧憬。它让美妙的音乐和正义的战争相融合,将姑娘的情爱与士兵们的英勇报国联系在一起。

一次战役间隙,四周非常寂静,苏军战士突然听到从对面敌人战壕里传来一遍又一遍的《喀秋莎》歌声。战士们愤怒了:“怎能让龌龊的法西斯玷污我们的喀秋莎?”于是他们出其不意地冲入敌人的战壕,夺回那张唱片。

“喀秋莎”本是极其常见的俄罗斯女性的名字,后来战士们把自己心爱的火箭炮也亲昵地称为“喀秋莎”。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喀秋莎》在前线战士的心中燃起了胜利的希望。

1943年,伊萨科夫斯基凭着自己的诗作和歌曲获得斯大林奖。他将5万卢布奖金全部捐给故乡福斯霍达村,用于建设文化之家,里面包括小剧场、图书馆等,以丰富乡亲们的文化生活。1985年,福斯霍达村民为缅怀已故诗人伊萨科夫斯基,自筹资金在文化之家内开设了《喀秋莎》博物馆,现为伊萨科夫斯基纪念馆。村里还建有一座象征性的喀秋莎纪念碑。

上世纪50年代《喀秋莎》传入我国,深受中国民众喜爱,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译者先后有黄药眠、蓝曼,歌曲《喀秋莎》的译配是赵沨。1956年上海《广播歌选》编辑吕寒柏在赵沨的基础上作了补译和修改,现在传唱的正是这个版本,也是公认译得最好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