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徐向前曾盛赞的他“能文能武,智勇双全”(2)

2017-08-09 17:31:06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1930年5月后,蒋介石集中兵力对付中央苏区,对鄂豫皖苏区暂取守势,为红4军向外发展提供了难得良机。因此,曾中生、徐向前等多次向鄂豫皖中央分局建议:以红4军主力南下英山,出击蕲春、黄梅、广济,打击敌人,配合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同时解决粮食问题。然而,张国焘没有接受这个建议,认为这“将会招致敌人再来进攻根据地的危险”。6月底,在鄂豫皖中央分局扩大会议上,曾中生等人的南下建议得到与会多数人员的支持,张国焘只好表示同意。然而,在接下来讨论具体行动部署时又出现了分歧。张国焘认为要援助中央苏区,红军就得进攻和威胁大城市,攻英山后,必须东出潜山、太湖,进逼安庆,威胁南京,并限期一个月完成。对于这个冒险计划,曾中生、徐向前当即予以反驳,认为红军要先巩固阵地再向外发展;援助中央苏区的任务,主要不在于攻击敌人的重要城市,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牵制敌人,因此应先打英山,后南下出蕲黄广,威胁长江。结果,张国焘按他个人的意见拍了板,决定了东出方案。

8月1日,红4军攻克英山县城。曾中生和徐向前等人经过调查研究和比较,认为蕲黄广地区敌人兵力薄弱,党的基础和群众条件好,红军乘虚而入,切实可行,对配合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也容易见效;而东出安庆,红军兵力有限,对沿途情况均不熟悉,毫无胜算。据此,曾中生决定,红军趁势进据蕲黄广,同时报告分局。一月之内,红4军连克浠水、黄梅、罗田、广济,俘敌5000余人,威震九江、武汉,有效配合了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反“围剿”,而且收缴黄金20余斤,银子1800斤,银元7万元,解决了部队的物资补给困难。

尽管南下作战取得辉煌胜利,但违背了张国焘的东出方案。因此,张国焘4次致信曾中生、徐向前,严厉指责,要红4军“接信后火速回来,不能有丝毫的停留”。9月初,当被迫北返的红4军行至英山以南的鸡鸣河时,曾中生召开了支部书记、指导员以上干部和活动分子会议,讨论张国焘的来信。会上,大家群情激奋,通过了给鄂豫皖中央分局的申明书,极其诚恳地对张国焘的指责逐条进行了“申诉”。然而,鸡鸣河会议使张国焘十分恼火,他随即撤销了曾中生的军政委职务,调到后方进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