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建筑凝聚历史:民国时期的大学校园别具特色

2017-12-01 18:04:00    天津日报  参与评论()人

这四大建筑多为红砖青瓦、铜门钢窗,精雕的梁柱、恢宏的穹拱等欧式古典建筑的元素尽含其中,而且内部装修都极力欧美化,甚至许多建筑材料和内部设备也是“舶来品”。它们和清华学堂、同方部等组成了清华早期校园的主要建筑群,为校园中心区建设奠定了欧式的建筑风格,同时为学校发展成为独立大学奠定了物质基础,现在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历过历史风雨的洗礼,四大建筑似乎早已褪去初建之时身上的欧美风格,和比邻的中式古典园林浑然天成,成为最具清华印记的符号,凝结为今天清华的灵魂。

民国时期的公立大学因处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初创阶段,往往承载着政治家的抱负与追求,广东大学即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广东大学是孙中山在1924年创办的,为办好广东大学,孙中山亲自担任筹措经费的任务。广东大学筹备处拟定的开办费预算为60万元,每年经费80万元。由于没有固定收入,孙中山不得不以行政手段加以筹措。他要求从1924年4月1日起,在广州市征收租捐一个月,将得款半数拨交广东大学充为开办、设备两费,并指拨筵席捐、田土业佃保证费等几项款项作为广东大学的经费。

1926年,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这次更名不仅是为了纪念孙中山,而且是为了除弊兴利,把它改革成“如中山先生所希望的大学”,后者也是广大师生员工的要求和愿望。

1933年3月,复任中山大学校长的邹鲁根据孙中山的遗愿,开始了在广州石牌的新校区建设。主要建筑有校门牌坊和农学院、文学院、工学院、法学院、理学院等单体建筑,以及其他附属建筑。中山大学的校园设计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在中轴线上是农学院。当时中国还是农业国,农业为立国之本,所以将农学院放在了正中央;右侧(东侧)是理学院,左侧(西侧)与之对称的是工学院;东南方向更远处是文学院,西南方向与之对称的是法学院。这些建筑不仅规模宏大、气势非凡,而且造型优美,装饰繁复。主体造型以中式为主,细部处理常借用西式手法,中西合璧,巧妙自然。

以法学院大楼为例,中间的主楼有3层,屋顶为庑殿顶,二重檐,绿色琉璃正脊,两端的大吻为龙头,口含正脊。第二层上有一重绿色琉璃瓦檐,红墙中突现10根巨型红色檐柱,非常雄伟。中有汉白玉石额,上刻“法学院”。更特别的地方是,大楼门前还有一座日晷台,始建于1936年11月12日。日晷为黄铜造的等边八角形平面体,上面有刻度,有一条约1米长的近似三角形的铜晷针。针影随太阳运转而移动,刻度盘上的不同位置表示不同时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