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这里起步:“十万大军”奋战丹江口

2018-02-01 12:40:00    人民政协报  参与评论()人

60年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动工,跨越两个世纪,历经50余载,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终于在2014年12月全线竣工通水,顺利实现了毛泽东同志“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全面完成了重大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关键工程———引水渠和渠道闸陶岔工程位于河南邓县,在文史资料《印象邓州》中,对邓州人在南水北调过程中战天斗地的艰苦施工是这样描述的……

“十万大军”奋战丹江口

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到河南省视察。他登临郑州市邙山,俯视脚下滔滔黄河,以诗人的浪漫说道:“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3年2月19日,毛泽东视察长江,他站在“长江”号军舰的甲板上问陪同他的水利专家林一山:“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把南方的水借给北方一些?”他用手中的铅笔在地图上久久地指着丹江口一带。就在这次视察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南水北调”的设想。

1958年3月25日,中央政治局在成都召开会议,周恩来总理根据毛主席南水北调的构想和专家们的规划,在会议上正式提议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得到会议的支持和批准。毛泽东在会上兴奋地说:“打开通天河、白龙江,借长江水济黄、丹江口引汉济黄,引黄济卫,同北京联系起来了。”

有着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之称的丹江口水库,是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兴建的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该水库的修建历经原水电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单位水利专家8年论证规划,最后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动工修建。1958年8月8日,丹江口工程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丹江口大坝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时任河南省副省长的邢肇棠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丹江口工程局关于丹江口大坝建设准备情况的汇报,决定丹江口工程于9月1日正式开工。

1958年8月下旬,南阳地委根据河南省委的指示精神,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支援丹江口大坝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全区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淅川、邓县两个县,尽最大努力,以最大可能,支援丹江口工程建设。会议明确了参加丹江口工程建设的人员组成,邓县县委的负责同志在会上一致表示,服从大局,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工程开工典礼举行。时任湖北省省长兼丹江口工程委员会主任张体学、时任河南省副省长邢肇棠参加典礼,并分别讲话,号召全体施工人员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用三年时间,完成这个旷世宏伟的工程。由于丹江大坝开工仓促,缺乏必要的组织准备时间,工程开工后,各地参加工程建设的队伍才先后赶到。10月下旬,邓县万余名干部、民工挑着干粮,背着铺盖,带着简陋的工具陆续到达工地,开始紧张地搭建工棚,投入工程建设。至年底,参加丹江口水库建设的施工人员达到10万人,号称“十万大军”。

1958年10月31日,汉江丹江口工程局改为汉江丹江口水利工程总指挥部,指挥部下设政治部、左翼和右翼兵团司令部、器材运输司令部、后勤司令部。主要施工力量集中在左、右翼两个兵团,共7个师、39个团。邓县派出干部100余人、民工11000余人,被编为第六民兵师,辖4个民兵团。邓县民兵师在丹江口大坝建设初期工程中承担坝基基坑开挖任务。民工们凿炮眼,放炮开山,最大的炮眼口径达3米多,一坑装炸药数吨,凿炮眼、装炸药全是靠民工的双手完成的。不少民工的双手磨满了血泡,仍咬着牙坚持干,泡烂了忍着钻心的疼痛用布一裹继续干。

到1959年夏,坝基基坑工程完成,即转入修建丹江口至老河口公路的工程,至1960年下半年提前完成任务。建坝工程用不到16个月的时间,实现汉江截流。

汉江截流成功后,施工队伍立即转入左岸河床坝施工。以淅川五师和邓县六师为主力的左翼兵团,主要承担运送混凝土浇筑所需要的沙石料任务。除仅有的几部皮带输送机外,大量沙石料全靠肩挑人抬运送。为了保证沙石料供应,干部、民工分作三班,不分昼夜拼命干。在丹江口水利工程建设中,邓县民工不怕苦、不怕累、敢打硬仗恶仗的精神,传遍整个工地,名扬汉江两岸。在丹江口水库建设工程中,邓县有20余名优秀民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62年2月16日,原水电部向党中央提交《关于丹江口大坝质量处理与施工安排的报告》,提出将丹江口大坝浇筑立即全部停下来,集中力量处理质量问题。1962年3月5日,中央同意原水电部党组的报告,并要求立即执行。据此,邓县参加施工的绝大多数干部、民工陆续返回家乡。1964年12月16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恢复坝体混凝土浇筑。1967年11月15日,丹江口水库大坝举行下闸蓄水典礼,正式开始蓄水。

丹江口水库的建成,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原人民变水害为水利的梦想。丰沛的入库水量和巨大的调节库容,为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证。

“住工棚、喝黄水、吃窝头”

1967年丹江口水库下闸蓄水,引丹工程转入引水渠和渠首闸陶岔工程建设。原水电部委托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豫、鄂两省进行引水口和引水渠线的查勘,“长办”通知了豫、鄂两省及有关地、县。

1968年11月中旬,邓县革委召开动员大会,要求各区最迟于12月20日前到陶岔修工棚,限期1969年1月20日前完成。11月29日,邓县革委接到省水利厅王子魁同志从郑州来信说明北京汇报情况:原水电部军管会同意两省三方联合报告,并承诺引渠和渠首闸国家投资补助,但此事关系重大,需报国务院审批。

12月18日,原水电部军管会水利组电告湖北、河南两省和“长办”革委会:“我部关于豫、鄂两省要求从丹江口水库引汉灌溉的报告已经国务院业务组同意,计划由国家计委另行下达”。接着又从“长办”获悉:国家于1969年预算安排该项工程经费900万元。其中:河南500万元,湖北400万元。

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1969年1月20日前,专用公路、工棚及施工场地如期完成。建工棚约4000余间,修了锅灶和陶岔到各公社工棚区的道路,三山脚下的荒沟野岭间,俨然成了一座小县城,蔚为壮观。

依据上级指示精神,县革委综合各方情况,研究决定于1969年1月开工。开工典礼选在1月26日,即农历腊月初九,算来距春节只有21天了……

开工典礼很不寻常,没有礼炮响,没有鞭炮鸣,没有喜庆的锣鼓声,没有五颜六色的彩旗,更没有丝竹弹唱。主席台桌子没有桌布,也没有茶杯,原色、原味,朴素简单。指挥长翟荣耀作演讲报告,他引经据典,十分健谈。他讲引丹陶岔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讲工程建成后邓县的发展前景,讲工程苦不苦,想一想长征二万五的革命传统教育,讲摆在眼前的困难和问题,最后许诺国家投资拨款下来后,大家的生活是会好的,白馍猪肉是会有的。许诺说到了民工的心窝里,会场爆发出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这掌声合着松涛声,宣告邓县数万民工在此拉开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序幕。

陶岔工程一上马,就是一场“住工棚、喝黄水、吃窝头”的会战。工程正式动工是在1969年2月1日,当时,正值寒冬腊月,东北风呼啸尖利,叫人伸不开拳脚,冰雪天地,人受寒,地受冻,条件艰苦,施工艰难,吃、喝、拉、洗、睡都是问题。但邓县人有“南水北调、引汉济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和建“北国江南、鱼米之乡”的坚定理想和信念,激励着大家奋斗不息。当时流行有两句顺口溜:“喝黄水,尿黄尿,顿顿不离狼戴帽(指红薯面窝窝头)”“黑桃A,算老几,老子今天要吃你”,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使大家苦熬着坚持施工。

引渠土方施工是边补充资料边设计、边施工,渠道越挖越深,特别是库区引水渠,是国内罕见的深挖方工程,渠深12-47米,口宽150-500米,且土方量大,平均每米渠长土方量是2000立方米。工程艰难,出现了塌方、积水、薄弱面滑坡等各种难题,虽然采用了“牵引法”使土坡稳定,但拉车运土上岸成了问题,少则三、四人推车,后发展到十几个人推,工程进度几乎陷入停顿。邓县指挥部通过“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来解决,发动群众想办法,靠群众智慧,先后摸索出提高施工效率的良法———爬坡器、飞车、神仙土等。如林扒沟王营连队创造了“以重带重”运土上岸第一代爬坡器;刁河民兵团干部、原农机公司业务员刘传让用8-10马力柴油机带链条泵机动力牵引第二代爬坡器办法;白牛拖拉机站职工刘自五用54马力链轨式东方红拖拉机改装研制了拖拉机牵引第三代爬坡器;新野县民工还研究了无人驾驶拉车上坡技术;同时,桑庄团孔庄民工连刘长中、王书录、王书泰三人,用半个多月时间,探索和创造了飞车下坡技术。爬坡器解决了深渠运土问题,飞车又解决了空车周转速度,运土效率提高了,但挖土供不上了,靠一镐镐挖土效率太低,供不上架子车装运。于是,民工们就想到了放神仙土的方法,即将开挖面劈成陡岸,下面土掏空,上边浇水向下渗,形成离土,离下一批土足可装几十车或几百车。技术创新了,工效提高了,但危险性很大,因不慎而伤亡者有之。

1969年6月,邓县革委感到进度慢,计划增人到5万人。8月底9月初,湍北7个新公社和厚坡公社共8个单位来建工棚,拟于秋后上工。9月4日,省四级干部会议上,要求邓县同时承担修焦枝铁路和引丹两大任务。各公社与县革委领导班子一起研究决定:兵分两路,推迟8个公社上陶岔时间。

1969年9月,湖北引丹工程方面派秦威同志通过河南省、南阳地区水利部门来到陶岔工地,说湖北石碑岭工程渠首难点多,工程分散,不易施工,不利备战。经研究决定,拟迁到杨湾打洞引水,实施清泉沟引水南调工程。1970年湖北在杨湾勒马开工,沿河南已建成的引渠两岸扩宽,在143米高程上,向两岸各扩宽25米,使豫、鄂两省共用引渠,共建泵站。

“原舞红旗操胜券”

1970年10月,因其它原因,“外六县”在陶岔工地干了7个月全部撤退,邓县留有4万人坚守阵地。针对外县撤退,邓县队伍思想不稳的状况,带队干部提出“外县不干我们干,定叫汉水到邓县”的口号。欧阳彬同志曾对此草写一首七绝:“宛师春日万骑来,铁马秋风半旅载。原舞红旗操胜券,耻将豪气化寒炱”。

1970年10月,“外六县”民工撤退后,地革委允许邓县民工减至2万,但邓县对陶岔一线民工4万人的安排并未变,而且坚持到1972年。邓县指挥部针对施工管理制度问题实行“大包干”办法,按中心线分边分节给各公社分工段,按比例定下任务。1971年秋末,在省水利厅专家罗传模同志的指导和参与下,按省水利厅颁布的定额,重新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正确指导了工地的运行。

1971年11月-12月,闸基石方开挖接近尾声,县指挥部开始做大闸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决定白牛和罗庄两个民兵营的民工配合地区水利工程队进行浇筑。工程队成立了木工厂,负责模板、站筋、围令等加工;成立了钢筋加工厂,负责钢筋的除锈、拉直、截断和现场绑扎等;在石盘岗建起了拌和楼、指挥台、基坑抽水站等。两个营的民兵,分别加入电工、电焊、抽水、机修、架子工、管道工、起重吊装工等工种。指挥部在城郊湍河岸边的韩洼成立采沙场,向工地供应经过筛选的标准沙;购回大批铁锤分给两个营的民工,用人工方法加工碎石。“长办”第一勘探队派来钻机,为大闸两侧及大闸观测孔布设进行工作。1972年1月,大闸混凝土开始浇筑。

1972年春,离闸首较远的上游民工陆续迁到总干渠中、下段施工,指挥部成立了总干渠工区。同年年底,总干渠开挖全面开始。总干渠两侧坡水排水入渠、生产桥等建筑物很多,其中北排河入渠工程有五处跌水,以四号、五号为最大。为保证技术力量,就让渠首工区的地区水利工程队同时承担闸后公路桥、北排四、五号两处跌水及下洼闸枢纽四个点的施工,民工配合土石方开挖及沙石备料。1972年底发现了闸底板和胸墙有裂缝,1973年春又进行了灌浆处理。

至1973年上半年,渠首闸基本建成,总干渠主要建筑物建设进展顺利。邓县革委决定施工重点向灌区转移,成立灌区指挥部,先抓刁灌总干一支和一、二斗范围3.7万亩试验示范灌区建设。成立和尚山采石场,担负石料供应;成立柏林指挥所,负责刁灌总干渠从下洼到陶营段建筑物的施工。

在此期间,淅川提出了库区移民“远迁不如近迁,近迁不如后靠自安”的要求,南阳地委决定将邓县的九重、厚坡两个公社划归淅川县,包括两个公社的29万亩耕地及其范围内的矿产资源都划给了淅川。1973年夏,九重、厚坡两个公社的民工撤出工地,剩下的任务重新调整分配给在工地的各营分担。

1974年大闸全部竣工。至此,已按“南水北调”远景规划,完成了4.4公里长的引渠工程和渠首闸。包括灌区在内共计完成土石方3470万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5.5万立方米。1974年夏,引水骨干工程已基本完成,可送水到刁灌总干一支及一、二斗,即“三万七”试验示范灌区。

1974年8月16日,陶岔渠首举行通水典礼,河南广播电台、《河南日报》分别报道了消息和《愚公喜引丹江水》长篇通讯。

1967年6月至1977年7月,十年之间,数万人艰苦卓绝奋战,按引水500-1000个流量建成了由4.4公里引水渠和陶岔闸、引丹总干渠等组成的引水工程。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为“南水北调”铺下了第一块牢固的基石;完成了陶岔下洼8公里输水干渠和下洼至彭桥近2公里退水渠;完成了刁河灌区总干、南干全部、北干10公里及排南、姜湾、汤营、南一、南二、北一等6条分干;灌排系统共建成各类建筑物3000多座,支斗农渠控制面积近50万亩,为整个河南引丹工程开创了第一个灌区,也为邓县的122万亩耕地年引水6.45亿立方米。

10年,邓县人民创下了引丹陶岔工程光辉业绩,而引丹陶岔工程又磨炼和造就了大批人才和英雄。它充分体现了邓县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奋不顾身、乐于奉献的顽强斗志,团结协作、敬业爱岗的高尚风格,务实创新、开拓前进的科学态度。

(本文选自河南省邓州市政协编辑文史资料《印象邓州》)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