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似是而非的“湖南”_书评_新京报网(1)

2016-02-27 02:35:28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王浩辉创作的油画《敕治两江》(左起: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刘坤一)


王夫之画像


作者:(美)裴士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年11月1日

——令人失望的《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裴士锋(Stephen R. Platt)教授是这两年在中国颇为热门的历史作者,岁数不算大,正值壮年。2014年,他的近作《天国之秋》被译为中文,在国内产生了极大影响。《天国之秋》的文笔流畅,注重细节,叙事引人入胜,又常引用中国读者并不熟悉的传教士的史料,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此书赢得一片赞誉,裴士锋这个名字也渐为中国读者所知晓。出版社趁热打铁,去年又推出裴士锋更早的一部专著《湖南人与现代中国》,译校者的阵容也没作改变。

读完此书,却让人有几分遗憾。第一,此书论述跨度太大,范围太广,逻辑自然不够严密,削弱了说服力。第二,此书为了构建分析框架,不得不舍弃了大量原本与主题有关的内容;第三,此书秉承史景迁传统,追求故事性和可读性,一定程度上舍弃了学术严谨;第四,此书并无太多新材料、新观点,对现有学术的贡献很有限。

湖南学统

于中西学术界有不同意义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译得虽晚,写得却更早,基本脱胎于他完成于2004年的博士论文。当年,这本博士论文也曾赢得一个大奖,得到了美国史学界的肯定。现在回头看,这本书可视为《天国之秋》的研究准备。太平天国的很多事情就在湖南区域发生,也与本书重要角色曾国藩、郭嵩焘等有密切联系。可是《天国之秋》只要处理一个时间片段的历史,《湖南人与现代中国》所涉及的历史跨度却长达百年,难度要大得多。经验表明,年轻学者的野心总是更大一些,年纪大了会变得胆小。

裴士锋在序言里介绍了他研究湖南的初衷。当年他在大学毕业之后,就申请来中国游历,成为了湖南长沙雅礼中学的英文老师。后来他回国,开始在耶鲁读中国历史的博士课程,自然而然地把湖南作为最主要的研究对象。个人经历与学术研究往往有着难以言说的联系。令人想起杨念群教授当年的博士论文《儒学的地域分布与近代知识群体演变》,也以三分之一的篇幅来研究湖南地区知识分子,这显然也与他的出身背景有关。

中国人一直比较注重地域出身。从最粗略的 “南北之分”,到稍微细一点的巴蜀、吴越、岭南、湖湘区分,再到更细一点的区域区分,乐此不疲。所有人都习惯用地域来作判断,对地域敏感。细细探究背后的心理原因,恐怕可以分作许多层。第一层是自然地理和经济差异,不同地域人群的生活习惯相差极大,经济差距也逐渐变得突出;第二层是政治差异,不同地域距离政治中心远近不同,感受到的政治、社会压力也不同。第三层是文化传统与文化交流的差异。

从儒学为代表的传统学术来看,湖南、四川等地都有自成一脉的学统,近代以来涌现出不少学问大师,并不弱于北京、上海或者岭南等沿海发达区域,这点毋庸置疑。所以在中国学术体系里,从不缺少对这些特定区域的研究阐发。西方汉学传统则有完全不同的学术脉络,对中国的研究分布不均。首都与沿海一带与西方交往最多,留下的西文材料最丰富,西方学者多以此入手,这些地方也就成为西方汉学研究最深入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