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谁更有能力掌控人类知识的脉络?(2)_书评_新京报网(1)

2016-05-20 06:09:45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作者:胡凌(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知识产权时代,数据库对学术自主性和公共资源的倾轧

(上接B08版)

载实现了作者精神权利,获得非金钱收益。而即使作者和编辑部签订了出版合同,编辑部在事实上也并不阻止这种未经授权即转发的实践——保留署名的转载至少是文科学术界默认的规范。期刊编辑部从未成为强有力的版权所有者,反而刺激了互联网上公共资源库的形成,尽管是松散的,这同时也为百度学术一类的服务提供了机遇。

学术界本身开始自觉利用互联网推动学术公共领域的发展。例如国内外一些大学、编辑部纷纷建立打造自己的开放存取(OA)学术期刊,建立网站,或定期推送有价值的文献。另一个更广泛的趋势是大量科研人员纷纷加入在发表之前即与同行分享交流的在线社群(如SSRN、arXiv预印本、Academia. edu等),这些社群仅依靠捐赠维持,再次证明了学术生产和分享的非营利特征。

在西方国家还出现了针对垄断性数据库服务商的大规模盗版实践,即攻破后者的服务器,超出合理授权范围下载批量论文并免费向有需求的人员提供。尽管在严格版权保护下这类黑客行为被禁止,然而这多少反映出国外数据库服务商和传统学术组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学术公共资源池,保证学术资源流动自由和自主,是数字时代高等教育的一大挑战。从策略上看,大学可以利用其对期刊编辑部的影响,获得更大的议价权利,或者推动各类期刊向OA期刊转变;期刊编辑部可以采用非排他授权模式,确保数据库之间的竞争,并努力为作者争取更多权益;作者也可以采用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这样的自主授权模式,使分享自己的作品合理合法。当然,将每个编辑部甚至每名作者真正推向市场未必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更为根本的方式可能是逐渐取消核心期刊制度,让所有杂志都有公平的议价权利和自主性,不再以低成本补贴少数期刊。同时,在商业化的封闭数据库之外,应该注意保持一个更加开放和有活力的学术公共资源池。

学术自主性的未来

谁有能力掌控人类知识的脉络?

人们开始达成共识,学术自主性不能依靠自上而下的诸多指标进行评价,而应由学术共同体自发形成有约束力的传统和学术规范。从历史上看,各类学术数据库的兴起多少实现了依靠指标对学术产出进行量化考核的意图,只要量化指标依然存在,数据库平台就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即使没有商业化平台,公共数据库仍然可以实现这一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除了上文说的信息流通层面外,科学地制定评价标准是影响学术自主性的另一个层面。

前面介绍的游离于传统核心期刊的研究分享实践为新型学术评价机制提供了新前景。和通过大数据进行网络信用评级类似,在信息快速生产和流通的条件下,仅仅依靠引证率无法准确测量学术影响力,而像Google Scholar和SSRN这样的服务通过用户分享和讨论的程度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任何尝试开发此类评估算法的机构都是在拥有大量数字作品的基础上进军更有价值的评估领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数据库服务商(也包括互联网公司)正从信息提供者转向分析平台,向大学提供更加专门的分析服务。

我们面对的问题就从单纯的文献获取问题转向谁更有能力掌控人类知识脉络的问题。一旦通过某种智能算法分析出不同于传统学术传统的知识演进脉络,势必能在某种程度上对科研人员进行相应指引。在此,为了某种学术以外的目的或利益生产,在产生新知识增量的同时进一步消解传统学术组织的自主性,可能更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