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作为一种公共生活的阅读_书评_新京报网(1)

2016-05-20 06:34:03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同道读书会现场。

三年前,许多读大四。对生活的困惑与对未来的迷茫把他和几位同是学人文学科的友人聚在了一起,他们决定好好读《资本论》。于是,整一年间,淮海路的一间咖啡馆中经常出现他们《资本论》读书会的身影。上海《解放日报》报道了他们后,复旦大学的某位教授写文章批判他们,“读《资本论》却读到了小资情调的咖啡馆”。许多苦笑道,“在公共空间已经被消费空间取代的今天,我们该去哪里一起读书呢?”

青年人的乌托邦

把公共空间从消费空间中解放出来

当“读书活动”在今天的更多时候已经演变为一种新的消费符号,必须和咖啡馆、时尚书店搭配,被形形色色的营销行为所包装时,那不过是消费主义所制造出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便为城市中产阶级形塑一种区别于其他消费行为所形塑出的、更“高雅”的身份认同。这时,它已然和读书的精神内核背道而驰了。城市的公共空间正在衰退,几乎所有的空间都在演化为消费空间,与消费行为无关的共同读书的活动青年,似乎已经无处立足。而706空间的出现,却为青年人提供了一种乌托邦式空间。在这里,阅读真正可以称为一种公共生活。

“我觉得他们挺难的。” 706青年空间的邬方荣谈及城市公共空间读书会的发展。在706青年空间创立早期,同道读书会和爱思想读书会的入驻是对这个初生探索空间的一种扶助,为其积累人气,积淀下深厚的文化氛围;而在706逐步以青年旅社实现社会企业自负盈亏的运转之后,反过来,它继续以提供免费公共空间的方式支持读书会的发展。

今天,越来越多的活动进入706,咖啡馆、图书馆、小剧场等空间容纳着多元青年活动。而读书会始终是个保留项目。消解权威,公共参与,是706支持公共空间读书会的核心缘由。相对今日大行其道的功利阅读,同道、爱思想这类读书会中,自发的兴趣、严肃的阅读、平等的参与、青年人互动交流的活力,为其所珍视。

“那种场景很像古典画作中古希腊:不局限时间,不固定某本书,不是一种场景;你走进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很自然地和陌生人畅谈书事。”邬方荣说。

必需的对话场域

拥抱痛苦,消解个人迷失

“这个公共空间是我们用力挤出来的”。“爱思想的青年”读书会创立者王大鹏说,言中所指正是706青年空间。2012年8月,爱思想读书会开始创办,至今已满79期。维持4年,他触摸到当代青年巨大的需求:年轻人需要一个空间去表达忧患意识和公共关怀。无处交流,便会有人沉于不痛快甚或痛苦的状态。而且,大多数青年有意愿在公共空间中交流。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有人在公共空间中发声。而公共空间与公民,当相互孵化。

“我也是个理想主义的人,对当下社会抱有深刻的忧虑。智识的愉悦固然有,但若无人和你一起共同关注社会,人会低落。”选择拥抱痛苦,也要在互助中消解掉个人的迷失。公共空间内的读书会,为当下社会“读书人”的忧患意识和公共关怀提供着必需的对话场域。

随着社会氛围变化,现在它则更强调读书本身,也尝试多种活动形式,鼓励主动参与和分享。读友群体的构成有学生也有白领,求知、交友、寻求创作灵感与观念上的激荡是常见诉求。每次活动约有二三十人参加,费用全免,706内饮品自费。尽管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出版行业营销式的读书会越发热闹,他并不担心空间受到挤压。掂量一下,严肃书目读书会在诸活动中的比例稳定在四成,而有自觉、自律气质的“读书人”在读友中有二成。他相信这群人不会被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