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祖先如何在严冬里取暖?

2016-02-03 15:00:27      参与评论()人

手炉则可以看成是熏炉的微缩版,炉外加罩,可放在袖子里暖手。

南方少数民族的火塘除了实用功能外,更兼有社会、文化和宗教等意涵。  

“大寒”节气(1月20日)的到来,一瞬间消弭了南北方的分歧,无分彼此。

这时,北方的小伙伴轻轻哼起,“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到这终于明白了,敢情马頔这首《南山南》是在讴歌暖气啊。但是马啪啪可能不知道,为了他能在寒夜里唱四季如春,古代人民可是同寒魔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发明出暖气这个伟大神器。

粗犷的火炕系列

火塘是比较原始的取暖方式,也就比围个火堆稍微好一点,在半坡、姜寨等遗址中就有。直到现在,在中国南方如普米族、纳西族、白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仍然在使用火塘。

火墙则比火塘要先进了许多。在秦长乐宫遗址发现的火墙是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明清更为彻底,干脆将房屋的墙壁砌成空心,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一般设于房外。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

火炕可以简单理解为将火墙横过来平置,尤其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火炕一般有两个灶,做饭的锅灶不与炕在同一房间,卧室内炕另有一个专为加热的灶,这种形制至今仍在东北农村广泛使用。

优雅的温调房

西汉时期,火塘、火墙、火炕仍然是普通百姓的不二选择。但或许是因为气候整体变暖,更为优雅和低碳的“温调房”得以出现在贵胄人家。

“温调房”关键材料是花椒,当时人们就已经发现了它不仅食用可以除湿气,而且捣碎了和泥,涂在墙壁上同样可以释放其正能量,形成保温层。

皇室的温调房则称为“温调殿”、“温室殿”、“温室”、“椒房殿”等。因为汉朝未央宫的椒房殿是皇后的居所,所以后来椒房也就成了后妃和后妃寝宫的代称。除了供人居住的温室外,汉代还有温室大棚,用于种植蔬菜。

“暖手宝”人人爱

相比于火坑、温室等大型的供暖设备,方便小巧的熏炉、手炉、汤婆子等也是居家必备。熏炉就是白居易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中的“红炉”,又称“暖炉”,是用陶土或者铜铁制成的贮火暖具,亦可以用于熏香。

还有一种球形的被中香炉,被设计成不论如何滚转,内部的炉口总是保持向上,因此可以睡觉时放在被中。手炉则可以看成是熏炉的微缩版,炉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里暖手。汤婆子是足炉的俗称,用锡或铜制成,内装热水。这三种可以直接接触皮肤、放在被子中的神器,无疑就是今日暖手宝、热水袋的鼻祖。

录入编辑:王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