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海派《茶花女》“比较洋气、现代” (1)

2016-03-03 11:41:41      参与评论()人

■ 上海歌剧院新排沪版《茶花女》

■ 主演均为中国青年歌唱家

上海版《茶花女》服设参考了旗袍。

《茶花女》是世界歌剧经典中演出场次最多、版本最多的一部歌剧,1853年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版《茶花女》首演以来一直热演不衰。上海歌剧院最早在1999年排演过英国皇家歌剧院版,布景靠租借,主演靠外请,2003年又借中央歌剧院的布景复排过一次,两次都没留下来,“这么一部经典歌剧,我们不把它作为一部常演剧目保留下来,说不过去。”上海歌剧院艺术总监魏松说。

今年,歌剧院终于推出了“上海版”《茶花女》,主演都是歌剧院的当家花旦小生,导演易立明来自北京人艺。3月18-20日,这部打着“世界经典、中国制造、上海风格”口号的新歌剧,将登上海大剧院。

青年班底挑梁主演

前两年,上海大剧院接连引进了英国皇家歌剧院版《曼侬·莱斯科》、德国柏林喜歌剧院版《魔笛》,均以颠覆性的制作引起沪上文化圈热议。“歌剧新编”在西方早已是不可逆的潮流,但在中国才刚刚起步,而上海歌剧院是带头者之一。

这些年,歌剧院一直在策划怎么排演《茶花女》,最后选中了易立明的上海版,“有海派特色,比较洋气,比较现代。”魏松说。

“我们都是为时代做戏剧,不可能是为了古人做。”谈及制作上海版的初衷,易立明说,“威尔第的音乐是永恒的,关键在于怎么变换环境,怎么做新的戏剧阐述。这样做也是为了跟今天的观众更直接地交流,让大家不觉陌生,不觉得是古老传说,是跟自己完全没关系的故事。”

人才培养,也是歌剧院创排新作的目的之一。歌剧院的青年歌唱家逐步成熟,魏松认为,要有大戏来推他们一把。

《茶花女》排演前,歌剧院安排了两轮选拔,终定青年女高音徐晓英饰薇奥列塔,青年男高音韩蓬饰阿尔弗雷多。两人均是第一次挑梁主演《茶花女》,突破了歌剧院多年来大戏A组演员或由全套老外或中外混搭的演出模式。

徐晓英说,薇奥列塔是女高音的“试金石”,威尔第在写这个角色时,几乎糅入了女高音所有的演唱技巧,“特别感谢院里把这么重要的演出任务交给我们新一代演员。”韩篷一路排演下来,觉得这部戏难在没有任何版本可以借鉴,“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真正要深入人物内心、人物之间的关系,还要靠自己不停地琢磨。”

为保艺术质量,歌剧院专门请了意大利帕尔玛歌剧院的声乐指导罗伯特·巴拉力来开大师班,为所有角色和合唱进行音乐、语音训练。同时,又聘了专业形体指导为演员开形体表演训练课,习练剧中那代人的行为举止、社交礼仪,乃至各色交际舞蹈。

易立明认为,中国歌剧演员完全不逊于西方,“我们请自己的演员来阐述威尔第的故事,比请外国人来讲有意义得多。”

背景设在1920年代上海

新版《茶花女》的背景设在1920年代的上海,东西交汇、华洋杂处的海派文化以及光怪陆离的社会图景,与故事原发地巴黎颇为相似。

全剧场景被放置在一艘白色“茶花”号国际邮轮的后甲板上。这艘“茶花”号将从上海外滩起航,途经越南西贡、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最终抵达巴黎。漫长的海上航行与入港登陆,为剧情提供了时间与空间的各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