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老炮儿是谁 (1)

2016-03-06 08:36:03      参与评论()人

团里要修水库,每个农业连队输送两名劳力,组成了一个工程队。成员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杭州五大城市的知青,加上本地青年,共计一百几十号人。哪个连队都愿留住老实干活儿的人,并趁机将调皮捣蛋、刺毛抗上,特别是好勇斗狠之徒扫地出门。于是各连队的打架大王在这里遭遇了,谁能服谁?工程队组建的头半年,三日一打斗,五日一见血。笔者自惭不擅打斗,因抗上和怪话被逐出农业连队。偏我中学就入了团,这里建队时仅两名团员,稀里糊涂成了团支书,却从不将队里斗殴的内情报告领导,遂间隙渐生。虽明知此情,我仍决心不打小报告,因以为与这帮好汉结识亦属缘分,他们引我为朋,我当视其为友,岂可做卖友的勾当。久而久之,一个袖手旁观者,反倒成了队内最谙“战况”的人。

北京知青中打架声誉最高者三位。头一位与《老炮儿》中的主角同名:学军,1967年到的北大荒,据说之前在丰台惹了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此人建队初期没出过手(以后自然有惊人之举),但各路好汉对他都客客气气。我猜想,其一是因为名声在外(我等不打架的人不知道)加上说话到位;其二曾当众拉扯副连长的脖领子,让这帮坏小子看愣了,他们顶撞领导可以,动手还没敢。第二位是银龙,1965年来到北大荒的北京社会青年。所谓社会青年者,不上学或被学校开除又无工作,在社会上厮混的少年。古城旧有的殷实家庭和新进城的新贵阶层合力将之定义为“流氓”。在陈丹青先生已为“流氓”正名后,笔者大可无忌讳且不含贬义地直呼该群体为流氓了。学军带来两副褡裢,工程队上下午劳动中都有半小时休息,摔跤成了其中的保留节目。银龙个头不大,一百一十多斤的体重,面孔消瘦惨白,因“鬼剃头”大夏天捂个破帽子,像个病秧子。但一上跤场就变了个人,脚步利索得出奇,常常使个勾子、别子,将大汉扔倒。第三位叫大丙,北京六九届的。能说会道,唱黄歌的好手,将个上乘的歌曲“红河村”唱得酸梅一般。学军满脸凶杀,不怒自威。大丙目光闪烁,天生一个浪人。银龙则只好用“落魄”两字形容。初次见面,银龙就和我大侃燕子李三,以后百说不厌,完全是一个沉浸在前朝侠客传说中的人。

三位大虫同住一屋。银龙和大丙很快便生抵牾。大丙看不上银龙的土气,溢于言表。银龙私下告诉我:他弟弟在北京与大丙有过节,受过他欺负——大丙尚不知他已知情,他正择机给弟弟“拔怆”。毕竟有学军隔在中间,一时相安无事。这年冬天学军回京探亲,二人间没了回旋。一日晚,打斗终于提上日程。银龙说:“咱别在屋里折腾。”大丙答:“好啊,找个宽敞地方,你挑。”银龙:“后山采石场怎么样?”大丙:“你头里走,你走哪儿我都不含糊。”银龙昂首出门,感觉大丙慢了两拍才跟上。转眼间来到采石场平展展的地面上。大丙说:“这儿肃静,你往前再趟两步,就在那儿开练。”银龙低头迈了两步猛回头,见大丙正从腰里掏什么东西,一个箭步扑贴上,二人挣吧了一阵,银龙抢过一把劈柴的斧子。大丙抱头猫腰。那斧子在他头上忽悠了一圈,嗖地一声扔出数丈远:“孙子,不寒碜吗,今儿爷不用斧子劈你,过跤兜拳随你挑。”大丙那厢瓮声瓮气:“拳跤我都不是个儿,认栽。”一路无话,打道回府。

不久工程队清除屡屡斗殴作乱者二三十人,自然包括这三位,我虽从不打架,亦在其列。我之前获悉清队之事,贪恋工程队比农业连队轻松自在,与领导深谈了一次,主动请辞团支书,留队请求获准。以上故事是二人离队后分别讲给我的。那日大丙回工程队玩,晚上子富在伙房做夜班饭,偷着烙了两张饼,在大饼的伺候下大丙畅谈其在北京时的一次次茬架,说是拿刀捅过数人。子富问:“你没挨过捅?”他说:“那怎么可能。”说着扒开裤子让我俩参观那深红凸起的疤痕。一路侃下去,就说到与银龙交恶,大致如上所述。只是其后有银龙不知道的情况发生。大丙说:“他妈的,我混了这多年,也没这么丢份过,那晚上咽不下这口气,起身从箱子里取出三棱刀,有心捅了他,这孙子竟呼呼大睡,真是服了他,我犹豫再三还是歇手了。”以后银龙来玩,求证这故事,二人所述略同,我惊异大丙的诚实,并将大丙夜里拿刀的情节说给银龙,问:“你夜里这么踏实地睡下,不怕遭暗算?”银龙嘿嘿一笑:“大不了挨一刀,过后看我不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