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上海将完成百件现实题材美术作品

2016-04-26 12:11:31      参与评论()人

■ 体现“中国精神与气派”

■ 计划于2019年完成

今年落成的刘海粟美术馆新馆,积极开展主题展览“走出去”,传播上海城市文化。

“上海市将特别关注现实题材的创作,在成功实施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的基础上,今后重点抓好《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打造一批以中国精神为主题的美术精品力作。”这是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局局长胡劲军在昨天的上海市美术精品创作会议透露的消息。

在这一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文联、作协主办,市美协承办的会议上,胡劲军表示,其中《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项目选题正在修改中,计划于2019年创作完成100件作品。上海市美协组织实施的“海上记忆”百年经典故事100部连环画创作项目继续推进中,全部作品将在3到5年内完成创作出版。《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项目是为中华民族铸魂塑魂的文艺复兴工程,创作110件关于中国神话故事的作品,以及30本连环画绘本,计划于2018年底前完成,总投入资金约4840万元。

在当天的会议上,包括第五届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知名画家张培础,上大美术学院院长助理金江波,上海油雕院院长肖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顾建军,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潘善助,龙美术馆馆长王薇,徐汇艺术馆馆长唐浩,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入围者毛冬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执行主编顾村言等进行了交流发言。

画家张培础多年来从事传统水墨写意画的创作与教学,他对当下画坛存在的两种极端的不良影响感到深深担忧。“一种是打着前卫和当代创新观念招牌的水墨游戏,部分抽象、变形、夸张、只为夺人眼球、无美感、无内涵且空洞无物,无艺术含量的作品。另一种正好相反,貌似工笔画盛行,只求表面的逼真,精工细作、精细入微,苛求照片效果,只为迎合某种需求或是展览、或是市场,实为匠人制作,维度丧失的是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精神理念,扰乱了工笔画的审美取向,也违背了中国画传统的创作理念。”

美术创作要出精品力作,除了组织和抓好现有专业和业余作者队伍外,着眼后备创作人才的培养也十分重要。《东方早报·艺术评论》执行主编顾村言则结合《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创刊五年的体会,建议加强对上海美术文脉的梳理,加强中青年艺术家文化修养的提高。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姚尔畅教授认为,除了关注重视国、油、版、雕等传统艺术门类,还应采取具体措施推动综合材料绘画、公共艺术、新媒体艺术和实验艺术等符合时代潮流和青年特点的当代艺术形式的健康发展。

在美术场馆方面,根据会议公布的去年底统计数字,上海共拥有国有美术馆15家,民营美术馆48家。在展览方面,去年全年,上海共举办美术展览近500场、公共教育活动近1500场,全市美术馆共接待游客600万人次,为历年来新高。这些显示出上海的美术场馆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也越来越成为市民日常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公立美术场馆相得益彰的是民营美术馆的崛起。根据会议公布的数字,仅在去年一年,上海新增的民营美术馆就有6家,上海已经成为全国美术馆特别是民营美术馆体系最完备、数量最多的城市。

录入编辑:任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