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她把史学理论的水“搅浑”了(1)

2016-05-08 08:35:03      参与评论()人

众声·回音

作为一个读书人,苏三(老师)的书是很值得看的。

十年前我开始读到她的论说,以后便追她的几部书看,《向东向东,再向东》《汉字起源新解》《文明大趋势》等等,是否发人之所未见我不敢说,至少我的阅读感受是不同凡响的。

眼前的这本书,我把它视作苏三“大历史”观的系统言说,而且是她著作的一个“综合科普”版。这本电子书的名字她在网上请大家想了半天,结果就《忽然》了。“忽然”是一种顿悟,我把它理解为文明碰撞带来跨越式发展的那个瞬间,但它的实际含义也是指人类的文明发展在整个地球史和宇宙史中的短暂和“突然”。

这本书是说“大历史”的。这么宏大的事儿和今天的联系其实很紧密。我们现在“忽然”活得越来越烦躁,不光是房子、票子、车子、孩子,更有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气候变化等。都说“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历史的推进并不一定带来微观感受的向好。冷战结束了,原以为世界大战的威胁就此绝迹,结果战火却一天天闹到了身边,这回算明白了亨廷顿说的“文明冲突”。可这“文明”怎么就冲突了?人类“文明”从哪里来?“冲突”缘何而起?以后又会怎么样?

因为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就当下问题向历史求解,几乎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当我们意识到当今的国际格局根源在于历史上各社群的原始关系之后,自然把目光转向世界历史。作为一个被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影响多年的读书人,你越是阅读越会发现:以往的历史叙述将世界分成不同地域解释,然后再进行比较研究的方式,根本拎不起一条整体的线索,更不足以解释现实,这时候,对一个更大视野的历史观的期待已经存在了。

近些年的阅读中我们才知道,西方史学中全球史这个分支出现已经有半个世纪了。这是思路展开的一个必然: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去观察文明之间的交流和族群成长或灭亡的动因,好多事情就豁然开朗。比如过去经典理论说的人类历史“五个阶段”,越来越觉得与现实资料矛盾;在全球视野下重新审视人类历来的活动,便看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化的前提是文明的交融;不同文明阶段的延续不是一个简单的“串联”递进关系,而是一个复杂的并存。这就解释了在同一空间下文明发展巨大差异的原因。

苏三的不同凡响在于,她把我们于生活和阅读中的这些困惑,放在一个“大历史”的框架中不断地延伸思考。这些年注意她的著作,从一开始视之为“歪理邪说”,到被其逻辑吸引,进而沿着它们思索。在以往历史叙述的终点再向前探,从东亚到全球,从“三代”到史前史,从陆地到海洋,从气候史到环境史,从文字到语言,从人类学到社会学,从考古到基因,关键是怎样从一种文明影响到另一种文明……。人生活在微观,因而一般的视角是微观的,而传统历史研究是中观的,因为它基于的文献和材料只有几千年。而“大历史观”不但要上抵史前,更要从人类最初的足迹探起。观察历史的尺度越大,与自然科学的距离越近,正因为“微观历史研究”中文献和文物支撑有限,所以“宏观历史研究”的多学科交叉和逻辑力量才显得更强大有力。

就中华文明的发源,我们的教科书里是强调本土生成独立起源的。另有来自异域的一脉,主张西方舶来说。这里面不光有爱国主义,而且成了政治,不从前者几近于立场问题。苏三的言说跳出了单纯的“西来说”,她以全球同源作阶段中逐渐变化的根基,这是一种长程文明决定论,即超长视野下,观察全球文明的生成和相互影响,发现不同阶段的物质文明形成不同制度文明,而文明的演进一般又都是通过交流由“高阶文明”向“低阶文明”传递。进而证明开放与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最重要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