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尚长荣京剧人才培养研习班开班

2016-05-17 11:35:26      参与评论()人

■ 改变了传统艺术“口传心授”的单一模式

尚长荣劝年轻人:多思考、多实践、多交流,不当“克隆人”。高剑平 早报资料

“我们在研习班不仅要学技艺,也要学怎么去科学地继承流派。我们在一起研习,不是要单纯克隆某一个戏、某一种技艺而已,而是要学会如何结合自己的特点去继承传统和流派,并形成自身的风格。”

5月16日,在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研习班)开班仪式上,京剧花脸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说了很多“肺腑之言”。这个由国家艺术基金全力资助的研习班,共有来自全国19家戏曲院团、院校及文艺单位的30名学员参与,并特聘了包括尚长荣在内的7位艺术家和理论家进行授课讲座。研习班改变了传统艺术“口传心授”的单一模式,更多“授人以渔”,也是尚长荣对艺术传承的一种思考。

以“中国京剧现代化

里程碑式的作品”入手

尚长荣是当代最负盛名的京剧净角艺术家,也是戏剧界首位梅花大奖得主,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出身梨园世家的尚长荣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之第三子,他在京剧舞台开创了其独有的“架子花脸铜锤唱,铜锤花脸架子演”的艺术风格。

对于此次研习班创办的初衷,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表示, “尚长荣三部曲”(《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不仅是新时期新编历史剧所创造的成果,也是当代京剧表演艺术的成果。尚老师塑造每一个人物形象时,都有其独特的表演的经验和理念。剧院这两年在复排《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两部大戏的青春版时,尚老师以艺术理念教学的方式,使得青年演员们得到迅速成长,领悟力和表演创造力有了显著进步。

在尚长荣的亲自参与设置下,研习班最终将从5月到9月分三个阶段完成。研习活动既有讲座、观摩也有排练观摩。以《曹操与杨修》这出被誉为“中国京剧现代化里程碑式的作品”入手,从京剧的表演艺术、导演艺术、流派艺术、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尚长荣京剧表演的理念、美学品格等角度进行七场艺术讲座。此外还将结合《贞观盛事》《取洛阳》的教学,对继承传统、激活传统、剧本解读、角色塑造等课题进行深度剖析。

尚长荣的

“不能、不够、不敢”

作为此次研习班的“主角”,尚长荣在讲话中却以“三怕”开场:“我生平最怕听自己录音、怕看自己录像、还怕参加关于自己的艺术研讨会。大家在一起进行表彰会的时候,我就不知道自己该在哪里。之前有人几次和我说,你可以自立流派,我说我不能、不够、不敢。在艺术上,我们不能妄自尊大,但也不能妄自菲薄。在台上这一亩三分地,不论你是谁家亲戚,观众永远是最大的评委。我今年70多岁了,还能在一线拼搏,我觉得我是特别幸运的。借用四个词语和大家共勉,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有灵魂、有血性、有本事、有品德的戏曲人、文艺人。”

尚长荣借研习班开班之际,总结了很多他对艺术的思考。“戏曲如何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永葆长青呢?我认为文学修养以及对于流派的学习、传承与发展最为重要。从三出戏出发,我希望在座的青年学员们,不论你是国家一级演员,还是戏校在读的学生,都要重视起四功五法基本功的训练,这是演所有戏、塑造所有人物的基础,切勿‘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年轻人要多思考、多实践,多交流,争当艺术流派的传承者与研究者,不当‘克隆人’,摆脱流派、行当、地域等种种的‘门户之见’,勇敢地吸收一切有益于自己的文化营养。”

上海剧协主席杨绍林在开班仪式上说道:“尚老师是我们中国戏剧界非常宝贵的财富。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尚老师为我们所有的艺术工作者都树立了一种标杆。之前我们曾经多次想为他举行研讨会,尚老师都谦虚地婉拒了。”杨绍林笑说,自己曾和尚长荣做过十年邻居,不仅为他的艺术造诣感佩,更切身感受到他高贵的品格。“我觉得研习班不仅要学习尚老师的艺术,更要学习他的为人和精神,中国戏剧的发展非常需要这种精神。”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文广局局长胡劲军在讲话中表示,尚长荣先生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师。这个项目顺利开班,是全国戏曲界的一件大事。他同时提出了两点期望:“一是我们不仅要学习和研究尚老师的表演精髓,更要不懈地钻研尚老师的艺术追求与理念,学习尚老师身上难能可贵的文化自觉意识。二是我们要及时地总结归纳尚长荣先生在激活传统、自成风格、有所创造、影响后人等方面的努力与成就,研讨尚长荣艺术的创造精神和演剧风格,这对当下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启示意义。”

录入编辑:任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