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大都会歌剧院还能撑多久(1)

2016-05-22 11:31:01      参与评论()人

古典号外

截至一月底,百老汇神剧《汉密尔顿》(Hamilton)打破了所有剧院票房纪录,几个月都一票难求。而我在大都会歌剧院的卧底开始每晚与我分享票房数据,那少得可怜的数字,连我这铁石心肠的冷眼旁观者看了也觉得触目惊心。

新版《卡夫和帕格》(Cav and Pag)一晚仅售出百分之三十二,另一晚百分之三十四,如此低的出票率几乎持续了整个演出时间。要知道这戏通常是旱涝保收的。同样惨淡的还有《波希米亚人》《唐帕斯夸莱》《爱之甘醇》和《采珠人》。

如果美国最伟大的歌剧院上演标准曲目,用全球顶尖的歌唱家,还保证不了三分之二的上座率,那肯定是出了什么大问题。一月并不是偶然的下滑。整个2015-2016演出季刚结束,大都会被迫承认票房只有百分之六十六。换句话说,演出每晚都有三分之一空座。

二十年前,大都会可维持九成满座。在那之前,大部分演出买不到票,也求不到票,全被忠诚而热情的套票订阅会员给占得满满。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对于目前的危机能做什么?

大都会的总经理彼得·盖伯想出了三条辩解理由,可惜都没太多说服力。盖伯说观众的死亡速度比他更新新观众的速度要快。这只是一半的事实,看歌剧的观众以银发族为主没错,但盖伯在票房下滑后被迫决定将平均票价提高到一百五十八块五美元,更是打消了年轻人看歌剧的热情。纽约客算术都不错,两个人去看歌剧买票平均要花三百多,再加上双人晚餐、幕间饮料、停车费、请人照看孩子或宠物的费用,一晚可能要花七百美元,那可是一周的薪水。

盖伯的第二条辩解是大都会太大,百分之六十六的上座率已经要比大部分欧洲歌剧院满座的人头数还多了。这条只有部分道理。部分道理?柏林有三座歌剧院,大部分欧洲大城市有两座歌剧院,加在一起观众肯定超过大都会。

盖伯的最后一条辩解是全球的歌剧院都在苦苦挣扎,寻找观众。又错了。维也纳和柏林去年上座率分别是百分之九十九和九十八。伦敦的科芬园皇家歌剧院甚至破了纪录。就连全英国郊县的大小歌剧节都告售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本演出季时间比任何时候都要长。慕尼黑今冬上演的新歌剧一个音符还没演就全线售罄。只有美国歌剧在走下坡路。为什么?只要看看大都会心烦意乱的总经理就知道了。

彼得·盖伯的父亲曾任《纽约时报》文化版主编,作为文二代,他壮年时代一直与梅索斯兄弟一起制作纪录片。2006年他跻身大都会董事会,当时大都会做出战略决策,要把歌剧名导的现场演出记录下来,拿到电影院播出。该计划首战失利,因为盖伯选的导演太过前卫。在罗伯特·勒帕热耗资一千六百万美元的指环系列和玛丽·齐默尔曼时空错置的《梦游女》之后,大都会曾经忠诚的老主顾纷纷转头离去。

不过歌剧上荧幕的点子,是盖伯的标志性成功。现在美国各地以及世界上各大城市,你都可以花一个披萨饼的价钱在电影院或剧场里看大都会的现场版高清歌剧。盖伯让大都会拥有了全球性的品牌知名度,颇受追捧。

负面效应是它消耗了自己的观众群。许多夫妇现在去电影院看歌剧了(尤其是通勤月票区的居民),他们可以在长岛的影剧院里,手拿爆米花,穿着牛仔裤和拖鞋,和邻居、朋友们一起看歌剧了。谁要去大都会正襟危坐活受罪。

要让他们重新隆重穿戴起来再回歌剧院可不容易。合理的解决方法该是盖伯在纽约叫停歌剧上荧幕的项目,但这肯定会与各大渠道产生经济纠纷,而那些已经看惯了大荧幕歌剧的观众也不可能不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