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离开同济只因不愿卷入政治(1)

2016-05-30 12:40:05      参与评论()人

■ 冯至长女冯姚平谈父亲与同济大学的往事

冯至在上海家中工作。这台从德国带回来的打字机曾陪伴他终生。

今年5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迎来70周年院庆。1940年代的同济大学,曾云集了熊伟、郭绍虞、杨一之、陈铨、章士钊、冯契等一批人文学大师。

而说到同济的文学大师,还不得不提到当代著名诗人冯至。冯至原名冯承植,著有诗集《十四行集》等,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1936至1939年,冯至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主任,还翻译了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但他没等到同济成立文学院就离开了同济。

“我父亲在同济大学的日子,不能简单地用幸福多还是压抑多来下结论。”5月26日,冯至长女冯姚平就父亲与同济的点滴往事接受早报记者专访。

她告诉早报记者:“我觉得他当时在同济有快乐,他爱那些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还收获了同事、师生之间真挚的友情。但同济附中的政治环境、派系纷争是他猝不及防的。”

“他关心的是怎样好好教书,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如何认真研究做好学问。可是作为附中主任,许多无事生非的杂事困扰着他。他不得不应付,而他不善处理这些关系,并且生性厌恶这些东西。他努力保护学生却被污蔑、威胁。赣州时期发展到极端,他才决心要离开同济。”

冯至(冯承植,前排右三)与同济大学德文月刊社全体干事的合影,1937年暮春摄于吴淞同济大学主楼前。(照片由阿尔布雷希特·赖因瓦尔特先生提供)

初来同济:

小楼房里曾有安逸时光

同济大学原是由德国人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中国人接收续办,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由于学校传统,德语是同济第一外国语。为了学生能学好德语,同济还附设了高级中学暨德语补习班。

1935年9月,冯至与妻子姚可崑从德国留学归来,这吸引了时任国民政府交通部总长朱家骅的注意。朱家骅当时正为同济延揽人才,很注意收罗留德学生。尤其,冯至在北大学习时朱家骅曾担任北大德文系主任,他们有师生之谊。

1936年7月,冯至受聘来到同济。没过多久,姚可崑也带着三个多月的冯姚平来到了上海。

那时同济大学和附中都在吴淞,冯至一家就租住在吴凇镇上的一座小楼房里。冯至在同济大学当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暨德语补习班主任。姚可崑也在同济大学附设高级职业学校教德语,每周三次乘小火车去江湾上课。

“那是多么安逸美妙的日子。”冯姚平回忆起来,小楼房离附中不远,空气清新,生活方便,小街上能买到各色各样新鲜的海鲜和青菜。奶妈忙完家务,就用小车推着她去黄浦江边散步。

“我现在一句上海话也不会了。”冯姚平感慨,可父母曾经告诉她,小时候她满口地道的上海话,“整天‘阿拉’,‘saning(谁人)’的。”

不久,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冯至夫妇感到震惊和悲痛,两人同杨晦一起参加了鲁迅出殡的行列,从殡仪馆走到万国公墓。

没想到这事受到了“调查”——半天的时间里,大学部打来三个电话找冯至。大学秘书长还拿出一个黑名单给冯至看,上面有杨晦和十几个学生的名字,说这些人是受第三国际指使的。“父亲说这些学生都是努力学习的好学生,没有发现什么不轨行为,杨晦是我介绍来的,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