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日记中的潘祖荫(1)

2016-07-17 15:30:21      参与评论()人

潘祖荫同治年间日记

潘祖荫光绪年间日记

潘祖荫写给吴昌硕的信

“攀古楼”缘起

“沇钟堂”

“还砚堂”

“方浚益印”

缘起

今年世界博物馆日,苏州博物馆推出了“馆藏古籍碑拓特展”,集中展示了馆藏古籍善本、稀见碑拓等难得一见的珍品。其中,集中展示的苏州潘氏家族日记稿本尤其令人赞叹。潘世恩以降,潘曾绶、潘曾莹、潘祖荫、潘祖同、潘钟瑞、潘观保,一族三代的日记文献能够集中地保存至今,恐怕在近世家族中是罕见的。笔者因研究潘祖荫的生平,撰写《潘祖荫年谱》,多年前有幸在苏州博物馆寓目过这批珍贵文献。时隔十载,重见真容,有故人重逢之喜,故不揣谫陋,介绍一下潘祖荫的日记和一些逸事。

这部日记首次向世人亮相是在2006年,那年12月上海动物园二百三十岁的癞头鼋去世,消息传到苏州,热心掌故的潘裕博先生向苏州《城市商报》“报料”:苏州西园寺原先有四五只“癞头鼋”,都是上海动物园那头的族祖,当为潘祖荫所放,其中两三只在1938年春被日寇吃掉了。潘裕达(潘祖荫五世孙)与族兄潘裕博先生曾翻阅过《潘祖荫日记》,于是记者施晓平随同潘裕博先生查阅《日记》,找到了放鼋的记载,并把该页照片登报。光绪九年(1883年)潘祖荫父亲潘曾绶过世,南下丁忧,当时一共放生六头,比潘裕博记忆中的数量还要多。原文是:“光绪九年六月初十。游拙政园,买鼋六头……瑜伯放之西园。”(详参《城市商报》2006年12月24日、29日报道)笔者于沪上闻之,拜访了潘裕博、潘裕达两位先生。此后,随潘裕达先生着手整理《潘祖荫日记》,近日此项工作即将完毕,将由中华书局出版。

日记概况

潘裕达老师见告,据苏州博物馆原馆长钱镛老先生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南石子街潘家旧宅的住户上报文管会称旧宅滋生白蚁,苏州市文管会派人前往察看,考察发现系“废书成堆”所致。在清理“废书”的过程中,捡出这部稿本《潘祖荫日记》,归藏于苏州市文管会、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藏稿本《潘祖荫日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有著录,2008年1月21日,文化部办公厅公示了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3月1日由国务院正式批准颁布。《潘祖荫日记》和其他六部苏州博物馆的藏品入选,并被评定为一级一等。

全书现存十二册,记载的年份为同治二年、光绪七年至十三年、光绪十五至十六年。同治年册与其他年份开本、行款不同,开本较大,所用稿纸红印套格上中下三截;光绪年册开本较小,所用稿纸红印“滂喜斋”套格纸,不分栏。其中光绪九年正月廿二日至十二月三十日、光绪十一年正月初一日至五月初九日,因潘祖荫丁父忧,前后两年用蓝格纸。光绪十年册封面题注“是年患目疾,四月十四后长太代书”,检书中该日起字体确有不同。封面及封底皆钤有潘祖荫大小闲章数十枚,常见的印文有:“八喜斋”、“千载一晴”、“如愿”、“喜”、“红蝠书堂”、“晚夝轩”、当年干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