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包慧怡:写诗只是顺从诗歌的意志

2016-07-25 18:11:03      参与评论()人

复旦大学英文系讲师包慧怡拥有好几个身份。首先她是一个研究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学者,拥有都柏林大学英语系中世纪文学博士学位。然后,她也是伊丽莎白·毕晓普《唯有孤独恒常如新》、西尔维亚·普拉斯《爱丽尔》、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好骨头》等十一种作品的译者。近些年,她逐渐自我感知并获了诗人的身份。从2005年开始,包慧怡进入到自觉进行诗歌创作的阶段。7月23日下午,在上海明圆美术馆,积蓄十年写作成绩的首部诗集《我坐在火山的最边缘》发布会上,包慧怡也谈到了自己诗歌的风格和当代中国主流诗歌的异质。

她觉得,当代中国主流诗歌特别注意对中国传统和宏大叙事的介入,但她不愿意在诗歌里表现这些主题和元素,“不是不关注现实,只是我觉得它们不适合出现在诗歌里。我特别厌恶那些所谓的‘地震诗’。”包慧怡并不是想要质疑这类写作的动机,她相信大部分人都是真诚的,但是从诗歌的角度来说,这些新鲜出炉的“灾难诗”、“苦难诗”,“都在急迫想要呼吁什么的同时在美学上又造成了灾难”。

在超过10年的时间里,包慧怡的诗歌写作在更多程度上处于一种幽微的状态,她并没有热切地把她的作品袒露,也没有汲汲于进入“诗坛”。按她所言,直到今天,她仍然和诗坛保持着疏离和隔膜。

“包慧怡的诗具有一种罕见的女性气质,它不同于诗歌角色中的女性意识。”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臧棣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包慧怡的诗歌接近于法国人德鲁兹所言的“在写作中成为女人的那种深刻而自觉的生命冲动”。

而旅美诗人王敖则注意到包慧怡诗歌中的神秘主义和异域文化。在王敖看来,包慧怡将以情人私语的方式流淌出的神秘主义思想源泉,与异域文化完美地融汇到了自己的诗歌中。

但是包慧怡说,自己在写作的时候,并不会刻意区分是用什么风格的语言、哪种文化的意向,只是顺从于诗歌的意志,在那一时刻下,捕捉最准确的情绪和符合这个情绪的语言和意向。

录入编辑:洪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