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读书不求甚解,饮酒如其为人”(1)

2016-10-09 11:10:18      参与评论()人

《张充和诗文集》(三联书店2016年6月):二十二年前读到《三姐夫沈二哥》、十年前读到《卢前笔记杂抄序》,都深为张充和记人叙事之简素悠远所叹服。此书搜罗齐备,包括其诗词及早年在报刊发表的散文小说,文献价值甚大。那种好看的记人妙文还有《从洗砚说起——纪念沈尹默师》《仕女图始末》《二姐同我》数篇。

《伺母日记》(曹乃谦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16年8月):前两个月曹乃谦先生来邮件说,将出一本散文集,出版社想同时收录他写的一些书法作品,要我将他写的一副对联拍照传上。就是这本书。记得几年前,我在古剑先生处见到过一册香港的文学杂志,一张照片上有曹先生写的对联,写得极好。正好看到台静农写的一个对子“读书不求甚解,饮酒如其为人”,于是写信去请曹先生写,因为他喜欢喝酒,我采访他谈小说创作,他正是用了喝酒来形容。一转眼,已是十年前重庆的火锅往事了。我还记得一起喝的是啤酒,记得他写字不喜欢用带格子的纸(“小气”,他说)。但是那本香港杂志,却怎么也想不起名字和期数,古剑先生也想不起,曹先生也想不起,真是怪事。

《我想变成一本书》(王璞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6月):散文这种文体,几乎人人会写,我喜欢读那种温度不太高的——就中国人写的而言,都太热情了,要么太温情,缺乏一种“冷叙述”。几年前,在报纸上读到王璞女士回忆香港报社故人的文章《鹿颈》,一读难忘,后来再读到回忆父亲的《开拉气》,又忍不住在网上买了她的《红房子灰房子》。都是那种冷冷的调子。

《川上集》(唐振常著,三联书店1996年11月):说来惭愧,我一直就只记得唐先生为川菜下的定义——是麻不是辣,这本随笔集今日从旧书店淘到,系本地一位藏书家的旧藏,粗翻几页,恍若未读过。花了两天重读一过,可记者有二。一是写到了《小城之春》的编剧李天济,这部电影的评论文章读过几篇,似乎都着重导演或演员,少有论及编剧者。二是唐先生写罗孚的文章(《〈丝韦卷〉读后》),可谓深于人情世故者,对这一代人的心路历程体察入微。本来我以为自己写《北京十年》搔到了痒处,此番对照,顿有云泥之感。前辈不可测如此。因为读了这篇文章,我又折回旧书店去买了《丝韦卷》,这本书是港版,是前一任书主托人在香港买的,《川上集》则是他(她?)购于香港,不知道这两本书在上一任那里是否因缘也是如此。

《书魂寻踪》(韦力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7月):以前读韦先生的寻访文章,比较奇怪他何以要浪费笔墨,去记一些杂事、琐事,或是一些与正经“文章”不相干的人物。这次读到他在山东桓台县寻访王士禛墓的遭遇,终于“理解”了此种记载之必须:在寻访中遇到的古迹毁灭自然现象,与受到的刁难、各种官僚化作风等等,都是当下社会的“文化现象”,密不可分,是我们的“时代特色”。

《香港文纵——内地作家南来及其文化活动》(卢玮銮著,香港华汉文化1987年版):这是一本珍本书——由作者小思女士签赠给陈原先生,我因为对“南来作家”感兴趣,托朋友从收藏者处借阅。自从读到李翰祥的回忆录里写及大量的北方艺术家到香港发展,以及后来大陆易帜之后,去香港的各色人等,“南来文人”一直以为是指这个时间段里的这些人。显然,这个群体不仅时间跨度大,人群庞杂,亦有强烈的政治指向。不过,小思梳理的是萧红、丰子恺、戴望舒、陶行知、茅盾等人在香港的踪迹,时间都在1950年前,她定义的“南来文人”又有不同。最近读到舒非为《也斯的香港》一书作序,其中说:“‘文革’后又有大批南来作家移居香港……”可知“南来”这个词的含义宽广,实由于是香港对于内地作家移居香港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