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直到现在,我还有危机感和紧迫感”(1)

2016-10-17 13:10:03      参与评论()人

东方早报:你三次回国,带来的都是早期代表作,是觉得国内观众很难接受你现在的作品,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吗?

沈伟: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太快太急反而会消化不良。《天梯》和《地图》分别创作于2000年、2005年,其间有五年的差距,我希望观众能慢慢提高对现代舞的认知,慢慢接近艺术。

东方早报:近些年,你的作品越来越实验,越来越抽象,你会害怕观众不懂你,或跟不上你的节奏吗?

沈伟:世界上那么多国家,文化背景、教育水平、生活水准都不在一个层面,发展是不平衡的。

作为艺术家,你要引导艺术向前发展,而非做普及教育。纯艺术思考的是社会的未来在哪里,怎么带领人类文明和智慧走到更远的地方。艺术是上层建筑很小的一部分,通过引导一小部分人,再去影响更多人。文化程度越高的地方,观众对作品的理解也相对深一些,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也无法改变。

东方早报:解读你的作品时,大家习惯从舞蹈、绘画、戏曲三个方面来分析你,你本人怎么看这三者在你身上的交融?

沈伟:舞蹈、戏曲、绘画语言我都学过,也很了解,技术和表现形式上掌握得不错,运用也很自如。但不完全是这三者,人的综合修养也很重要。

来纽约后,我没怎么学戏曲,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提高。中国传统文化能更深入地帮助我创作,而不能仅仅归结为我以前的戏曲功底。戏曲只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一个人的审美意识、艺术观、修养品位更重要。

东方早报:你的作品常常在博物馆、美术馆、教堂等公共空间表演,区别于传统剧院的公共空间,更能带给你创作上的刺激吗?

沈伟:当舞台布景变成现实中的环境后,观众和艺术的关系会变得更近。现实环境里,建筑的结构、环境的特殊性,会和艺术作品有直接的对话和沟通,这和舞台上的效果不太一样。现实环境越特殊,越有特点,艺术和环境的对话就越有张力。

观众身处这些环境,也更有主动性。主动性更多,参与性也更强。

东方早报:在访谈中,你曾反复提及自己对学习新东西有强烈的“饥饿感”,这种饥饿感是怎么来的?

沈伟:我骨子里比较喜欢历史性的东西,天生有好学精神,对世俗的东西没什么太大兴趣。

你看我这么大年龄,还是一个人过,没有家庭,也没有大房子,不会开车。我对精神状态更重视,对上层建筑更感兴趣,精神、智慧、创作,就像我生命的动力,让我觉得幸福。

只做经典,不出烂作

东方早报:纽约这样一个文化大熔炉,带给了你怎样的刺激和成长?有没有设想过,如果当初没去纽约,现在的你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沈伟:它不停地给我带来新的认识和发展。身处其中,你以为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但总会不断否认自己,很多年以后,等你完全深入后,你会慢慢认识到本质,慢慢形成自己的审美、价值观、艺术方向。

如果没有出国,到底会怎么样,我也很难说。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但人本身的意志力也会起到很大作用。我对自己是有要求的,需要上进,需要求知识,迟早会做一些事,而不是默默无闻。我不是那种稀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东方早报:你觉得自己能在欧美立足的关键是什么?

沈伟:诚恳地、认认真真地做一件事,只有诚恳才能打动人。

我看到那些做传统家具、雕塑的人,花很多心血才做出一个东西。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我差不多,我也是花费一两年去打造一个作品,成不成功都用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