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蓝蝴蝶》:儿童剧是不是也需要关注社会现实?(1)

2017-01-19 12:30:04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2017年伊始,位于上海华山路上的马兰花剧场里热闹非常,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出品的儿童剧《蓝蝴蝶》(原名《大顺子吼歌》)进行了首演观摩研讨会活动。来自京沪两地文艺界专家与200多名随迁子女共同观摩了《蓝蝴蝶》修改排练后的首次演出。该剧也是今年上海市委宣传部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第一场重点作品研讨会,这也开启了上海今年大力推进重点作品创作的序幕。

儿童剧《蓝蝴蝶》是为了庆祝中国话剧诞辰110周年、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建院70周年的献演剧目,也是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上海舞台百部精品之一。这部作品由原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文化部戏剧顾问欧阳逸冰编剧,多次获得文华导演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的胡宗琪执导。

作品从留守儿童独特的内心世界切入,折射出所有孩子的情感需求。自从去年9月首演后,相继在上海浦东、崇明等小学完成了44场下学校演出。

为了进一步提升艺术品质,打造精品力作,根据首轮演出的专家建议和观众反馈,艺术总监蔡金萍与剧组主创及演员反复推敲,对剧目进行了全面修改。重新亮相的这一版 《蓝蝴蝶》强化了儿童剧的特质,放大了梦幻式的处理,通过多媒体、灯光和音响等着重表现了留守儿童强烈的情感诉求,使整部剧更具有可看性。

这也是中国儿童戏剧文学大家欧阳逸冰多年后再度写作剧本。在这个剧本中,他既表达了留守儿童情感饥渴这一最大的痛苦,也有关于城市中非留守儿童的类似痛苦。“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卖火柴的小女孩,是谁杀死了她?她在渴望着慈爱,为什么?是因为残酷,我们所给予她的只能是慈爱。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是父母的爱,而我们给不了,只有他们的父亲和母亲能给,我们所给予他们的只能是两个字‘尊重’,这就是我写这个戏所想到的一些东西。”

对于这部作品所呈现出的巨大社会责任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说:“这是一部充满着现实关怀的儿童剧,在我们儿童剧当中,还很少看到。这也是一部洋溢着人文关怀和思想锋芒的一部儿童剧,它对留守儿童那种关怀、那种内心的焦虑,让我们非常感动。而且很犀利,有一些冷酷戏剧的味道在里面,就是说把我们今天生活当中、现实当中比较严峻的现实呈现在舞台上,这也是我们儿童文学以前所比较少见,也经常回避的。”

中国儿童剧院的现任副院长,剧作家、评论家冯俐认为,剧中三个孩子身处不同的家庭和环境,但都有对爱的缺失,它是今天的一种时代之痛。而儿童剧的一个重要作用,应该是向孩子呈现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社会的一种处境,然后让孩子看清自己、懂得别人,懂得自己和别人的情感和欲望。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话剧团艺术总监、剧作家李宝群也表示,当下儿童剧演出很多,但现实生活题材的儿童剧却奇缺。“现在大多数儿童剧的院团在演什么?在演童话剧——《白雪公主》《灰姑娘》,还有改寓言、改传说,还有演孔子的,属于现实主义的儿童剧很少。”在他看来,上海创作了这部儿童剧是件大事:“欧阳逸冰老师重新‘杀’回儿童剧界,开始写剧本了,这个事儿很大。胡宗琪导演杀进儿童剧,这也是一件大事儿。希望它能变成全国戏剧界和儿童剧界认同的一个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