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春之祭》:原始的性感 不变的“社会病”(1)

2017-03-16 16:03:24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一片泥土,一袭红裙,泥土上是一群袒露的舞者,在斯特拉文斯基充满了停顿抑挫的不协调乐音中,舞者们俯身、弯腰、屈膝、顿足、跳跃。颤动的步伐,喘息的身体,踏在黝黑土地上的每一步,都充满了难以抑制的紧张感。

当身处现场,泥土的气味清晰可辨,舞者的喘息战胜节奏的轰鸣,这种紧张更是排山倒海。作为2017年香港艺术节最受瞩目的舞蹈类演出,德国乌珀塔尔舞蹈剧场带来的《穆勒咖啡馆》和《春之祭》连演四晚,仍然一票难求。许多观众慕名远道而来,就是为了一睹这两部皮娜·鲍什的传世之作。

《春之祭》剧照

香港这座城市与皮娜有着深厚的羁绊。她一生中带团造访香港七次,1996到1997年,更与香港艺术节、香港歌德学院联合创作了《擦窗人》(Der Fensterputzer)。舞者在舞台上走路、说话、吃甜筒,皮娜更将狮子狗、成吨的玫瑰花瓣以及焰火一齐搬上舞台。色彩艳丽、嬉闹热烈的《擦窗人》显然不是皮娜·鲍什最出名的作品,但仍然有其深厚及微妙的影响。将近20年后,杨丽萍把火红的花瓣换成羽毛,将舞者手中不断收紧的红色丝带赋予虞姬和项羽,几乎将《擦窗人》中的经典场景在《十面埋伏》中全盘复刻。

《春之祭》剧照

在皮娜·鲍什之前,现代舞的中心在美国。1984年,皮娜·鲍什带着乌珀塔尔舞蹈剧场前往美国,大洋彼岸的观众和媒体并不买账。评论人Arlene Croce在《纽约客》杂志上刻薄地写道:“舞台上满是皮娜和她的自怜”。在玛莎·葛兰姆和巴兰钦等美国编舞家的舞蹈中,舞动的身体超过了一切,身体和线条传达出感官愉悦。皮娜·鲍什的作品则不然,在她的舞蹈剧场中,恐惧、欲望和孤独是不变的主题,如孱弱颤抖的火苗,缓慢燃烧出热度。

“我在乎的是人为何而动,而不是如何动。”皮娜·鲍什的这句话影响了1980年代后的很多编舞家,也大体能概括她的舞蹈剧场的主旨。在她的作品中,舞蹈并不是全部。《穆勒咖啡馆》中,满台的椅子、盲目的冲撞、不断重复的拥抱和亲吻都是表演的一部分。皮娜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建立起一个新的舞蹈类型。

皮娜出演的《穆勒咖啡馆》

从担任乌珀塔尔舞蹈剧场的艺术总监到2009年猝然离世,皮娜·鲍什留下四十多部作品,以《穆勒咖啡馆》和《春之祭》最出名。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电影《对她说》开篇,就是皮娜·鲍什自己演绎的《穆勒咖啡馆》片段。2011年,当德国大导维姆·文德斯拍摄3D纪录片《皮娜》时,选择用《春之祭》作为电影开篇。2007年,皮娜·鲍什唯一一次带团来到北京天桥剧场演出,选择的也是这两部作品。

两者之间,则又以《春之祭》更撼人心魄。自1913年《春之祭》在巴黎首演以来,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无数编舞家企图从斯特拉文斯基超越时代的乐音中捕捉到舞蹈与肢体的隐秘语汇。如果要从成千上百个《春之祭》的编舞版本中挑选出最震撼、最具影响力的一版,1975年皮娜·鲍什为乌珀塔尔舞蹈剧场所作的这一版显然当仁不让——甚至远超过尼金斯基的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