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画事趣谈:一扇在手胜过空调

2017-04-19 15:26:43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参与评论()人

一扇在手,胜过空调(漫画) 华君武

范一直

人师难求

已故画家朱新建讲过一个故事。1984年,他和友人合作了一幅漫画,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得了奖。据说能得奖和漫画界泰斗华君武的力荐有关。后来,朱见到华老时说:“我上小学时就看您的画了。《大林和小林》的插图,画得真好。”华老说:“那个时候,我画得好。现在你画得好。”朱觉得自己“很不好意思”。这则佳话既体现了华老爱才荐才的热肠,更表现了他年逾古稀后,面对新进者虚怀若谷的胸襟。

在政坛上,德高望重的高阶位官员,提携优秀接班人继往开来,可谓“第二种政绩”。身肩教职的学术大家悉心扶植弟子、培育薪火相传的后继者(如顾随之于叶嘉莹),堪称学林佳话。功成名就的艺术大师热心提携后进,曾是中国书画的优良传统(如齐白石之于李苦禅)。但如今有些书画名家广收弟子,却走偏了道。有的将弟子的作品冒充自己的,以便更多更广地将自己推向市场。有些“名师”将画纸挂在墙上,由弟子甲画一棵松,弟子乙添一块石,再由弟子丙画些峰峦……自己补几笔并题签,落款、钤印,就拿出去卖钱。这样的老师不妨说是“老板”,而弟子不过是伙计。古人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而今更难。

自创书体

书坛时不时传出某人自创某某书体的新闻,且书体命名多冠以“发明者”姓氏,有的还向国家版权局申请该字体的著作权益。如某自创书体据称是篆、隶、行、草、楷五体之外的中国书法第六体。呵呵,且不说书法史上“欧体”“颜体”“柳体”“赵体”等主流书体,就是小众的赵佶“瘦金体”、郑板桥“六分半书”等,面对所谓的“第六体”,情何以堪?如仅从工艺或新型实用外观设计的层面看,自创书体或许体现了某种创新,但从中国千年书法传统看,自创书体在书坛时有所闻,真不知是书法界的幸还是不幸?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