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阮仪三谈宋明理学绿色营造观:城市不应追求高、大、洋、怪

2017-04-21 16:39:38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人成为自然主人的思想在西方有两种起源,一方面是受希腊影响,另一方面跟《圣经》有关。但人定胜天这个词在儒学里是比较边缘的思想。儒家自古以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的是天人合一、天人相合。而‘万物一体’观则是在宋明时期发展起来的论说。”

“写《爱莲说》的周敦颐还有一个身份是理学家。关于周敦颐有一个小故事,他房子旁边长了很多杂草,有人问他为什么不修理一下,周敦颐回答,我之所以不除草,是因为这些草‘与自家意思一般’。这表达了儒家一以贯之的观念,即人作为自然中的一部分,人应该在自然中生活,而不应独立出来成为自然的主人或统治者。周敦颐认为草和人都是一样的,某种意义上他已经把草认为是与自己同体的事物。”

而从哲学的角度,真正提出“万物一体”思想却是周敦颐之后的程颢。“儒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仁者爱人。到了程颢,他从中医里面吸收灵感,对仁有了新的解释。中医里‘麻木不仁’的仁其实是指感通。腿脚麻木、血脉不通就是不仁。反之,仁就是能够感受、感应,能够与外界连为一体。从这个理论来讲,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定能够体会到他人的痛苦。”

“按照程颢的想法,人和人之间是能够息息相通的。这又与中国哲学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气’连接在一起。程颢称之为二叔的张载非常强调‘气’这个概念。张载在其文《西铭》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把天和地与人的父母联系起来,人处在天地之间,周围的人是我们的同胞,而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同伴。张载的思想打破儒家一直以来强调的血缘关系、裙带关系。”

王阳明则延续张载的说法,通过“致良知”以及“一气流通”等概念,更加完善了“万物一体”的理论。方旭东表示,“王阳明认为要发现自己的本身,需得认识自己的良知。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致良知’,致是达到、实现或是扩充的意思。光是知道不行,还应知行其一。在此基础上,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万物都有自己的良知,一草一木与人一般都具有同样的气,它们和人‘一气流通’。而良知在天地之间都是一样的。”

关键词:建筑理学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