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雕塑般的建筑 建筑里的雕塑

保存图片 2017-04-26 15:13:17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雕塑般的建筑 建筑里的雕塑
上一张下一张
社会山项目中的雕塑作品
图集详情:

今天是贝聿铭100岁的生日。

他的建筑常常被人认为具有雕塑般的美感,事实上运用雕塑作品也是贝聿铭在建造和规划公共空间时所运用的重要造景手段,这些雕塑作品有的是出于贝聿铭个人的喜爱,有的则是改造项目本身所附加的要求,有的由项目资金直接购买,还有的则由贝聿铭亲自寻访艺术家定制。

为读者选取了贝聿铭设计的十个项目,解读他是如何运用雕塑来呼应自身的建筑,并营造出丰富的公共空间的。这其中,既有令他声名鹊起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和巴黎卢浮宫,也有早期一些并不太为人所熟知的社区改造及校园项目。

[社会山项目费城]

社会山项目是费城在上世纪50年代末城市重建热潮中一个特别具有挑战的项目。当时还受雇于齐肯多夫的贝聿铭以他在基普斯湾广场的经验成功在四家建筑师团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他认为,费城是一座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只有简洁的风格,才能最好表达它如教堂尖塔般的尊严及娴静气质。贝聿铭设计了三座等高的塔楼,其平面布局呈风车状,每一栋楼精确地选址定位,保证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历史建筑区绿树成行的宁静街景。

塔楼的中间有一组伦纳德·巴斯金的三件式雕塑,和联排住宅区的加斯顿·拉雪兹雕塑一样,二者都是“1%的艺术投资”的一部分。这个计划也是社会山改造项目的里程碑式的创新,即由费城重建部门发起,保证将重建成本贷款中的1%用于公共艺术品。这40万美元让贝聿铭不仅能购买现成的艺术品,更可以直接请艺术家量身定做艺术品。

[麻省理工学院地球科学中心(绿楼)剑桥]

1958年,麻省理工学院为了满足扩建需要,启动了一系列建筑项目,贝聿铭分到的是学校主楼东面的一块地。

他说服学校改变多年来采用低层建筑的传统,要在这块地上建造一座高达21层的塔楼。他认为修建塔楼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筑自身,而是创造一系列背景建筑,最终通过它们组成的整体来定义并塑造空间。这个项目是贝聿铭在威奈公司之外自己接的第一个有偿项目。

1964年塔楼落成,是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甚至整个剑桥最高的建筑物,成为当地的地标。不过尴尬的是,贝聿铭在这个项目上出现了一些设计失误,塔楼的门有时会因风力打不开。他不得不对入口的柱廊进行重新设计,把风道变为开放式的景框。而一座12米高的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ra Calder)的钢骨雕塑《巨帆》屹立其中,为本来颇为严肃的建筑增添了一些活力。

[纽约大学广场纽约]

这是贝聿铭离开威奈公司自立门户后接手的第一个项目,《财富》杂志将这一作品赞为“时代十大巅峰建筑”之一。

贝聿铭改建了3栋高而窄的塔楼,将534套公寓平均分配,其中两栋给纽约大学,另一栋则留作政府的低成本住宅。三栋塔楼因为同样的设计风格从远处看形成一个整体,而实际上通过内部的小路分开。同时三栋楼的朝向也不相同,纽约大学的两栋面向中心广场,另一栋与其他两栋垂直,也朝向中心广场。

中心广场留出一个出口,饰有毕加索的杰作《希薇特半身像》(Bust of Sylvette1968)。早在基普斯湾项目的时候,贝聿铭就想用这个作品,他认为这件作品“简洁而充满活力,充溢着立体派的风格和变化。”当时他就意识到在现代建筑里加入规模相当的雕塑作品——这个点子蕴藏着惊人的潜力。

贝聿铭争取到7.5万美元的预算用于买下《希薇特半身像》。他自己花钱跑到奥斯陆,请求挪威艺术家那雅斯做一个小模型,放在纽约大学广场的模型里,并将这些一起寄给了毕加索。毕加索也乐得在纽约新兴的SOHO艺术区有一尊自己的大作,欣然接受请求。

为了确定实际作品大小,贝聿铭的团队不厌其烦地用照片甚至气球实际定位,最终将成品定在3层楼高,形成与建筑群、自然、开放空间的一体感。

[艾佛森美术馆锡拉丘兹]

被盛赞为“用于收藏雕塑的雕塑、用于展览艺术的艺术品”的艾佛森美术馆是贝聿铭对他之前作品的一个总结,也可以算是一个微缩版的国家美术馆。

由于美术馆自己的馆藏不过是些小的陶瓷品,因此将来它主要用作巡回展览。考虑到这一需求,贝聿铭摒弃了博物馆设计中的灵活、开敞大空间的万能原则,采用四个展厅围绕一个中心一个二层雕塑展厅的设计。这四个展厅特性、大小、高矮都不同,用于不同展品的展出。

中庭的亮点是刚劲有力的混凝土楼梯,楼梯螺旋而上连接二楼。第一任馆长马克思·苏利文就称它为“馆里最出色的雕塑”。在美术馆落成时,这也是唯一一件大型展品。

随后,贝聿铭动用他在艺术界的人脉为艾佛森美术馆收来一些“镇馆之宝”,其中就包括入口处的亨利·摩尔(Henry Moore)的雕塑。此外,他还为美术馆定制了莫里斯·路易斯(Morris Louis)和艾尔·赫尔德(Al Held)的画作,并为这些作品选择了特定的墙壁和景致。

[克里奥·罗杰斯纪念图书馆哥伦布市]

克里奥·罗杰斯纪念图书馆为哥伦布市第一次带去了城市规划的概念。贝聿铭在此建造的不只是一座图书馆,而是一个公共空间。

贝聿铭大力游说保留了城市的根基,并提议修建新广场,在教堂、欧文府和图书馆之间创造出和谐感。图书馆朴实的砖结构和广场自然融合为一体,它东面缩进以配合欧文府阶梯式的屋檐,西面延展,并配有长长的落地窗。图书馆高两层,一部分深埋地下,北面为开放式设计,配有带天窗的院子。

由于广场周围的三个建筑都没有足够分量“挑起大梁”,贝聿铭提议购置一尊大型雕塑来固定和沉淀整个空间——像“一位指挥家和三名独奏者”一样。他亲自去到亨利·摩尔的工作室拜访这位雕塑家。贝聿铭回忆说,有一次去纽约现代艺术馆时,自己的小女儿在摩尔的一个拱形作品间穿梭嬉戏,他打算在广场上也装点这样的拱形作品。尺寸必须大到两个人能手牵手穿过,又不足以让小轿车经过。

[达拉斯市政厅达拉斯]

达拉斯新市政厅的项目承载着两个任务:一是将达拉斯这座城市从肯尼迪遇刺的阴霾中解救出来,二则是为新市长、得州仪器前CEO埃里克·琼森(Eric Jonsson)的宏伟蓝图建造一个实体象征。

贝聿铭的设计是一个有足足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庞然大物,整栋楼高34米,从下至上形成一个34°的坡角,每一层都比下一层进深多出2.8米。这样一个倾斜的设计,取自热情欢迎群众的象征,从现实角度上来说,它对于得州炎炎烈日也有抵挡作用。

贝聿铭曾提议买下相邻的街区,这块地被建成广场。贝聿铭再次选择了亨利·摩尔的作品放置其中,还配有喷水池,种上了许多橡树。

[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国家美术馆东馆的项目成功将贝聿铭推到建筑界大师的地位。这个扩建项目除了要对原有建筑起到补充作用以外,还要和周围一众新古典主义建筑相和谐。贝聿铭的设计理念来自于场地本身的形状,并且在尺度上超越所有人的想象。

整个设计是一次贝聿铭从华盛顿飞回家的时候突然想到的,当时他在一张草图上画了一条斜线,连接了纸上的两个点,画出一个大的等腰三角形(美术馆)和一个较小的直角三角形(视觉艺术高级研究中心),整个设计的主旋律正是图纸上的这些三角形。

贝聿铭大手笔地设计了一个占地1500平方米的宽阔中庭,补足了美术馆原本缺乏的公共空间,但这个三角形的中庭也是设计中的最大挑战。它一端宽阔,另一端又倏地一下收紧为一点。贝聿铭利用面向国家广场的一扇巨大的玻璃窗来化解三角形的力道,并精心种植了一些12米高的树,兼顾室内外的均衡感。

观者一走进中庭,立刻就会感到强烈的对比,不断变幻的角度、图案以及视角让整个空间都鲜活起来。中庭上方悬挂着缓慢转动的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 )的动态雕塑作品,大厅里上上下下不同层面的跨桥、楼梯、嵌入壁龛的自动扶梯上都有参观者来往穿梭,应和建筑特有的造型。

[华侨银行中心(华厦)新加坡]

1976年,东南亚的最高建筑——华侨银行中心竣工。这栋建筑共52层,位于市中心的黄金地段——“金鞋”商贸中心。自新加坡1965年独立之后,贝聿铭是第一批被邀请的国外建筑师。

贝聿铭选择了一种简洁利落的结构——做成由3栋15层的塔楼叠加在一起。施工的时候,由两个结构核心筒开始,在滑模里注入混凝土,这种模具可以一点点向上移动,移开处就是干透的混凝土。这些独立的核心分别在第4层、第20层和第35层加宽,仿佛一级一级的梯子,保证三段建筑可以同时施工。

这座摩天大楼旁边的点缀是一件中空的青铜雕像。为了这尊雕像,贝聿铭“三顾茅庐”说服亨利·摩尔出山,同意将自己1938年做的一件33厘米高的模型放大为7.6米,制成青铜雕像。摩尔自己都觉得“好像在做建筑作品”。这尊雕像是摩尔最大的、也是他最后的作品之一。

[得克萨斯商业银行大厦休斯敦]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休斯敦,正在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发展着,CBD区鳞次栉比地矗立起一座座新的摩天大楼。在这样的背景下,贝聿铭和合伙人哈罗德·弗雷德伯格练手,设计出一座高达314米高、经典而又独特的塔楼,这是当时除纽约和芝加哥外全美最高的建筑。

这座摩天楼共75层,表面有一层5厘米厚的浅灰色抛光花岗岩,里面包裹的是钢筋混凝土的管状结构。

塔楼只占到场地的1/3,其余的部分做了广场,广场中心是一尊涂漆的钢和青铜制的雕塑《人与鸟(Personnage et Oiseaux)》(原作于1970年)。贝聿铭有次在胡安·米罗(Juan Miro)的书里看到这件作品,很是喜欢,于是就来到米罗在西班牙的工作室,说服他将原作放大到17米的高度。贝聿铭说,“因为作品是抽象的,所以能够按任何尺寸放大。我想要的是一尊大型、彩色、活泼的雕塑来给广场注入活力。”

[大卢浮宫项目巴黎]

贝聿铭曾将大卢浮宫计划排在自己整个职业生涯的首位,可见其付诸心力之深。他认为,卢浮宫的项目,重点是法兰西之心,尽管在设计方案发布之初曾遭到反对,但贝聿铭最终还是说服了法国人,他的设计方案可以以最佳的方式将卢浮宫带入20世纪。

经过对卢浮宫和其历史的研究,贝聿铭认为要在拿破仑庭院发展地下空间,这样主入口就改在中心,一定程度上缓解卢浮宫庞大的规模以及塞纳河畔长长的翼楼所来带的问题,而这个主入口就是后来引起巨大争议的金字塔设计。

最初,贝聿铭想在拿破仑庭院上植树,但后来由于法国式广场简洁的特点而放弃了这个想法。于是,他在金字塔四周设计了黑色花岗岩的喷水池。此外,还放了一尊仿制的贝尼尼做的雕像,安置在入口旁边。1665年路易十四命贝尼尼为自己雕像,贝尼尼就用克拉拉大理石雕了一尊国王骑马像,不过国王并不满意。后来经弗朗索瓦·吉拉东改动,弃置于凡尔赛宫花园的一角。

贝聿铭用铅复制了这一雕像,将它放置在金字塔右边,和香榭丽舍在同一轴线上,试图通过这一举措表明金字塔无法和香榭丽舍达到对齐,因为拿破仑庭院本来就有些偏离中轴线。与此同时,他也想以此向建造卢浮宫的帝王们和没有机会在这里一展身手的贝尼尼致意。因此,这尊巴洛克风格的骑马像威严耸立,守卫着广场上这颗透明的“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