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故事︱乡村文艺青年的四十年

2017-06-15 14:13:20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每一处山川背景的描画都是高水准,手机拍的效果很差。里面的马很萌。  

这里与文保单位对待壁画的小心翼翼、严禁闪光形成太鲜明的反差。后来我问,当地不想着保护吗,老王简单地回答,当年没有给你拆毁就算保护了。

我父亲曾跟我说,“文革”期间,清代皇帝御赐的木匾锯开做了水缸盖,为了学大寨治理河流,把古碑填进了河流,防止河流改道把梯田冲毁,这一切同样发生在晋中。

老王曾接待一位大媒体记者,配合后者对这些壁画进行了大规模的拍摄,老王一直在期待播出的一天,这些珍贵的壁画能被宣传出去,这位记者却再没了音讯,“好像排档期排不到他,他又不肯把材料给别人”。

右边是年轻的老王。

我们想直接问老王,当年的人们怎么看待你们这种文艺男青年?好不好找对象?文化站站长是个什么角色?

这要从历史讲起。

从清末的宣讲所,到民国的民众教育馆,再到新中国的文化馆,这些最基层的文化机构既是文化的普及和运用实践机关,也是国家实现治理的重要工具。新中国,群众文化工作是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提出,要基本上做到“县县有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文革”后期,出了天津小靳庄,因为能唱样板戏,搞赛诗会而闻名,成为群众文化典型进行推广。后来认为,乡一级应该有文化站,因为上面各级都有文化馆、文化宫。说了之后,地方上没有付诸实施。直到1978年,南方首先开始建大量乡文化站,北方是1979年大量出现。

1979年,老王和白老师是县里第一批招进来的乡文化站辅导员,共五六个人。当时要筛选有业余特长的人,由文化馆组织考试。白老师的特长是写作和音乐创作,兽医老王的特长是跳舞。

第一届站长培训班非同小可,汇聚各个地方来的热情乡村文艺青年,他们被称为文化辅导员,住在现在的著名景点曹家大院绣楼上面,培训班不走形式,踏踏实实学美术,学音乐,既有群众文化理论课,又有舞蹈曲艺课。教材和老师教授的都是当地传统艺术。

这样认真的培训班只维持了三届。

老王在这期间学了左权小花戏,此后跳这种舞成为了他的爱好,县里只有他一个人学,整个地区只有他一个男人学。这种舞的风格是要求舞者“三颠步”,身形多变,彩扇上下翩飞。

当时老王就爱搭讪女青年,“三分钟就能接上头”。

当年去山东参加学习,公共汽车上,老王在前排,白老师在后排,看到老王挤着坐到一个女青年旁边,装作看风景,实际上是看女青年。他们常常拿这个笑他。

翩翩少年。  

老王爱美,爱照镜子。而且文艺青年们都是有才的,有一技之长,要么能唱,要么能跳,究竟受不受欢迎?我们问,女孩们究竟喜不喜欢你们这类型的人?怎么看待你这种爱跳舞的男青年?

对此,老王这样回答:搞文化的是乡镇里最小的干部,不掌权,人家不一定看得上。不过村里文艺宣传队上搞了对象的人可多了。“我为什么不能搞?第一,我是领导,第二,我是导演,别人学不会就每天骂,谁跟你搞。”老王表示光顾工作了。搞民间艺术节,老王是台上的解说,别人在下面悄悄搞对象。

“我在台上多耽误一分钟,他们就多争取一分钟的时间,我在台上的声音大一点,他们在台下就更有一点空间”。

白老师遗憾地评论老王的婚姻问题:“他就是一直没找对机会,他把握不住,别人也把握不住,人家找了他也把握不住他。”

老王最主要的事业是“祁氏文化”。父亲气得骂他,祁雋藻是你爹?每天光弄这个?老王是单亲家庭,后来一度家里的事什么都不干,光顾搜集资料,趴在被子里整理,给父亲熬药也会熬糊。

祁雋藻是清朝的诗人、军机大臣和修道者,他所著的《马首农言》既是华北旱作农业圣经,又是汇集祀祠、人情、风俗、古建等社会知识之大全。老王和祁雋藻是同村人,他的毕生事业就是搜集祁氏文化,想“把这个人树起来”。

所有人都以为老王是祁氏后代,记者来了都叫他祁老师,“我说我姓王,人家跟我瞪眼了,都问我你又不是后人,为什么对这个事业这么忠诚”。

老王解释,从小看着祁的坟地,这个村家家户户都有祁的牌匾。那时候晚上没有电,老人坐下来说他的故事。“文革”期间,人们跟老王说:你搞这个要住黑大门。黑大门就是法院的门,那时祁雋藻被称为封建王朝的代理人。而老王每天搜集整理资料,“这么多年我还是没有住了黑大门”。

祁氏的嫡系后裔如今散布在美国、日本,中国的台湾、上海。祁氏的房子从属于祁家,到后来成了生产队的,县里出钱维修了,现在老王拿着钥匙。

老王用钥匙打开门,指引我们看唐代的经幢,我非常震惊,问是真的吗,他说这还有假。

关键词:文艺青年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