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为什么有的老电视剧一言不合就开唱?

2017-06-22 08:49:30    字媒体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为什么有的老电视剧一言不合就开唱?

来源:视知TV(微信ID:shizhimedia),已授权。

作者:孙大一

电视剧《白蛇传》要被翻拍了,不少观众看到前期海报都不买账。25年前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已经成为一代人的烙印,除了被很多人奉为此生第一位女神的赵雅芝外,电视剧中演着演着就开唱的形式也很新颖,那么问题来了——

这种电视剧中演着演着就开唱的形式是《新白娘子传奇》独有的吗?为什么台湾拍摄的电视剧中又会有类似黄梅戏唱腔的东西呢?

上面这段音乐相信各位都不会陌生,没看过电视剧的可能也都听过,因为它在2012年被好妹妹乐队翻唱,又重新火了一把。

类似这样的音乐在《新白娘子传奇》中还有很多。这些音乐很古典,但是唱法已经接近于歌了,而且唱的都是普通话,和原汁原味的戏曲唱法相当接近。

那这种音乐究竟是算戏还是算歌呢?比较准确的叫法应该是「新黄梅调」。

《新白娘子传奇》的制片人曹景德在同名电视小说的序言中写道:

当初,台视节目部经理熊廷武先生找我去,他说他一直有个构想:做一出能够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又著重黄梅调表现的连续剧,于是,指示要审慎地去思考研究。除了内容家喻户晓,能引起大家共鸣之外;在表现手法上,也较容易创新。譬如,剧中的黄梅调,特请著名作曲家左宏元先生,创作了所谓的「新黄梅调」。

/《新白娘子传奇》剧照/

这里所提到的左宏元是一位作曲家,他出生在安徽,祖籍也是安徽,后来到了台湾,年轻时就对各种戏曲很有研究。不过,他在接到为电视剧作曲这项工作时还是颇为头疼。

因为时代在变,黄梅调这种形式在影视剧中出现已经有些过时,如果纯粹移植黄梅调来作曲,市场反应恐怕不好,所以他希望作曲能创新。在不断争取下,他说服了熊廷武,创作了新黄梅调。

为什么会被称作是新黄梅调呢?左宏元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为电视剧的十多首谱曲的整体味道是民族的,而素材是抒情、潮流的。

他为《新白娘子传奇》制作的音乐把现代跟古典相结合,使用的是现代化的合成乐器演奏,但是片头、片尾以及接近尾声出现的笛子、胡琴等乐器演奏,一听就知道音乐来自于东方。

/ 创制新黄梅调的作曲家 左宏元 /

不过,新黄梅调出现后,很多观众表示并不能接受,觉得古典味尽失。新黄梅调和黄梅调也几乎没有关联。

所幸,《新白娘子传奇》在播出后,观众普遍接纳了剧中一言不合就唱歌的模式,新黄梅调也成为了中小学生的最爱。传到大陆后更是家喻户晓,传唱一时。

虽然,音乐是有所改良、创新,不过电视剧中唱歌的形式,确实来源于黄梅调电影。

为什么在1990年代初,台湾台视会策划拍这么一部着重表现黄梅调的电视剧呢?

理由很简单,因为台视的经理认为流行都是循环的。按照他的想法,“黄梅调”在荧光幕和银幕前已经消失了很久,1990年代,正是翻新再流行的好时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梅调电影在香港、东南亚和台湾风靡一时。《借亲配》是香港的第一部黄梅调电影,在1958年,由香港的左派电影机构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拍摄,电影播出后受到了香港影迷的空前追捧。

虽然是黄梅调电影,但电影里的对白都是普通话,黄梅戏唱段也都用国语唱,而不是地方话,还都是其他的专业演员幕后代唱,这跟后来的《新白娘子传奇》是一样的。

《借亲配》的成功引起了香港影人的重视。同年,李翰祥为邵氏拍摄了第一部彩色黄梅调影片《貂蝉》,创下了30万港元的票房纪录,还屡屡斩获奖项。

/ 第一部彩色黄梅调影片《貂蝉》/

后来,他又拍摄了一批黄梅调电影来提升邵氏影片的艺术质量。在拍摄过程中,李翰祥也不断创新,在唱腔中加入了更多的流行曲元素。由于邵氏在黄梅调电影上取得巨大成功,其他的电影制片公司也开始跟风拍摄,黄梅调电影一时大热。

从1950年代末开始的十多年中,香港、台湾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华语电影海外市场,几乎被黄梅调电影垄断。直到1960年代末期,黄梅调电影的垄断地位才被新兴的国语歌舞片、武侠片和侦探片取代。

从1970年代开始,台湾还拍摄了《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多部黄梅调电视剧,这成为后来拍摄《新白娘子传奇》的基础。直到现在,黄梅调电影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影响仍然广泛存在,新加坡有的学校还将黄梅戏纳入了中小学课程。

/ 台湾拍摄的黄梅调电视剧《江山美人》/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要问了,黄梅调跟黄梅戏到底是不是一个东西,一个小小的地方曲种怎么在港台这么火?

黄梅戏原来叫黄梅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从20世纪30年代起迅速发展,与京剧、评剧、豫剧和越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

1949年后,中国大陆拍摄了《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多部黄梅戏电影,并在香港公映。尽管只是一部黑白的戏曲电影,但《天仙配》1956年在香港上映时,仍然吸引了26万观众。

据说,英国女王在1960年还看过《天仙配》,并给出了一个四星好评,没给到满分,是因为演员年龄偏大、色彩也比较单一。不过,女王陛下还是对听起来和京剧相似的黄梅戏很有兴趣。

/ 黑白版《天仙配》剧照 /

女王都公开表示自己喜欢黄梅戏,香港的人民群众自然会紧随潮流,不少人在看黄梅戏电影时会跟着哼唱,甚至连夜总会的歌星都以唱黄梅戏为时髦。

就在这时,香港电影人瞅准时机,把黄梅戏电影不断通俗化,最终让大多数观众都愿意为其买单。为了和大陆的黄梅戏有所区别,香港使用了黄梅戏的原名黄梅调,这类电影也被称为黄梅调电影。

所以,80后90后小时候看到的《新白娘子传奇》,其实是黄梅调电影电视剧的革新版,它一言不合就唱歌的形式新鲜有趣,和故事情节相得益彰,成为了许多人心中无法磨灭的童年记忆。

只可惜,这种形式的影视剧在之后几乎没再出现。这更像是黄梅调的一种回光返照,也让《新白娘子传奇》彻底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参考文献:

赵卫防:《五六十年代内地与香港两地电影互动及影响新探》,《当代电影》,2013年第12期;

林青华:《黄梅戏电影在香港及台湾的发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关键词:黄梅戏黄梅调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