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清皇室后裔及遗民书法

2017-06-22 14:28:39    闻是书画  参与评论()人

《松涛尊兄大人属书诗论》立轴,纸本行书。此帖能心通古意,寓巧于拙,雄伟苍劲,凝重而不失舒放。其与孟广慧、严修、赵元礼合称津门四大书家,实属颜书大家。

李瑞清(1867年-1920),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晚号清道人,玉梅花庵主,戏号李百蟹。江西抚州临川县温圳镇人。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李瑞清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其父李必昌,字慕莲,号益生,又称荣禄公,在湖南为官三十年,曾任长沙司马摄武陵县令,李瑞清从小在长沙生活,“少治《公羊》学,为文学司马迁、范蔚宗,诗宗汉魏古直苍凉……”。1891年,李瑞清在湖南参加乡试,因不合乡籍被注销。1893年回原籍参加江西乡试中举,1894年中进士(另说是光绪二十一年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1905年分发江苏候补道,署江宁提学使,1905—1911年任两江师范学堂(49年更名南京大学)监督,即校长,1906年正式上任。并一度被委任为江宁布政使、学部侍郎,官居二品。晚年寓沪。去世后,南高师校长江谦为褒扬李瑞清的功绩,在校园西北角六朝松旁,建茅屋三间,取名梅庵,并悬柳诒徵手书李瑞清所定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1920年在南京市病逝,葬于牛首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表彰其办校功绩,特建亭于校园,曰“梅庵”。后来,家乡人民为纪念这位书画家、教育家,将其生前住过的“府前街”改名“梅庵路”( 今抚州区羊城路)。

李瑞清通诗、书、画,尤精书法,亦精文字学、金石考据、书画鉴别。李瑞清天资颖悟,恃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幼年即学书金文;以后遍临诸铜器铭文和两汉分、隶;22岁后致力于北魏真书,逐渐扩大到六朝所有碑刻;四五年后,方始稍学唐以后书法。其仿临之博,用功之勤,真可谓“退笔成冢”“指爪摧折”。由于他见识广博,功力深厚,又具有非凡的探索精神和敏锐的洞察力,对于三千年书法源流了然于心,因而能博综百家,去粗取精,创立了风格独异的李氏宗派,成为光照后人的楷模。由于对殷墟、周、秦、两汉至六朝文字皆有研究,他提出的“求分于石,求篆于金”的辨析金文书法流派的方法,颇具科学道理,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艺术大师,亦为一代书法宗师,也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李瑞清的书法,上追周秦,博宗汉魏,各体偕备,尤工篆隶。其书法“秀者如妖娆美女,刚者如勇士挥槊”,潇洒俊逸,各具神态,以篆作画,合画篆为一体。李派书学熔铸古今,不偏不倚,至博且精,勇开风气,所播深远直至当代,为薪火相传的金石书派。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著名书法家胡小石、李仲乾、黄鸿图皆出自其门下。在晚清碑学崛起、帖学渐衰的变革时期,李瑞清异军突起,陶古铸今,承先启后,开一代书风。他不仅创作了为数甚多、堪称典范的书法珍品,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继承和创新的理论,为书法改革和书艺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厥功甚伟。其传世墨迹颇多,有《魏体四条屏》等。

李瑞清同晚清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一样都用涩笔,但何用虚笔,李用实笔,于刚劲中见血肉,更觉深厚雄健。李瑞清除提出“求分于石”外,还主张“学汉分、隶必旁及镜、铭、砖、瓦”。在两汉碑刻中,他喜爱《礼器碑》和《裴岑纪功碑》。其他如《鲁孝王石刻》、《石门颂》、《张迁碑》等,以及镜、铭、砖、瓦,也无不涉笔成趣,各臻其妙。然而,他师古而不泥古,总是不断地以变求新,所谓“篆隶参合”“以隶入草”等等,在他的书迹中亦屡见不鲜。

民国 李瑞清 魏体四条屏

《魏体四条屏》,魏体纸本。据传为1920年秋,日本书画会慕名邀请李瑞清将近作参展。他为该会书写了4幅不同面貌的魏体,轰动了日本朝野,报章杂志竞相刊载,被誉为“中岳再世”,为中国书法赢得了很高的荣誉。他的好友、书法家谭泽闿在为该作品影印本的题跋中作了极高的评价:“沉古拙厚,为二千年书家开一面目。”李瑞清创造性地将大篆笔法施之于六朝碑志,获得了探索上的成功。北碑本身已具刚劲雄健特色,再加大篆曲折劲转的韧力,故李瑞清的魏书既具有阳刚之美,又富有秀逸的韵致,因而超迈时人,自成面目。如他最爱书写的北魏《郑文公碑》,就参用《散氏盘》笔法,淡雅雍容,不激不厉,被时人称为一绝。李瑞清传世书迹中,北魏作品占相当比重,他不仅以篆隶入碑,而且往往以一碑之长补一碑之不足,或集众碑之美于一体,变化纵横,姿态百出,美不胜收,使沉睡千年的碑石重现勃勃生机。

潘龄皋(1867~1954),字锡九,号葛城居士,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安州(古称葛城)镇西北村人,生于书香门第。是爱国人士,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的书法家。其祖潘祖望,清生员;父潘希曾,清庠生,早亡。潘龄皋幼时天资聪颖,入塾后,勤于攻读,常夜点香火照明以自学,1881年(清光绪七年)考中秀才。后外出受聘做塾师,白天教书,夜晚自学深造,兼习书法。1894年考中举人,翌年点为翰林,授翰林院庶吉士,人称潘翰林。1898年赴甘肃,任隆德县知县,并先后出任张掖、皋兰知县,秦州、肃州知州,不久又被任命为兰州知府,未到任即被选拔为甘肃省巡警道。1906年卸任还乡。民国建立后,潘龄皋曾暂代任甘肃省提学使、布政使。1914年6月出任边关道(安肃道)道尹兼嘉峪关监督,1919年3月辞职。1921年6月,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委任他为查勘甘、新禁烟大员,10月任甘肃省省长。第二年7月辞职,回家乡安州赋闲,深居简出,苦攻书法。宋哲元任冀察政务委员长时,聘请潘龄皋为参议员。他为宋手书四条屏朱伯庐《治家格言》在宋部将士中散发。“七七”事变后,潘龄皋曾任安新县县长。1938年日军进驻安州后,多次请潘出任县维持会会长,他拒受伪职,逃离家乡,定居北平;后又诱逼潘龄皋出任河北省伪省长,他坚辞不受,日酋恼羞成怒,将其逮捕。被捕时潘龄皋穿戴好寿衣寿帽,以示不再生还的决心。入狱后十余日,经友人取保释放。他宁肯以鬻字收入维持生计,也不俯首于日军。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拟将潘龄皋安置在华北行辕任职,但他以年老体衰为由,拒不受职。平津战役其间,恰潘龄皋任北京“文友社”责任社友(即社长),该社是以倡导和平、弘扬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名流组织,请划平津为非战区城市。天津解放后,潘龄皋两次写信给傅作义,力劝傅和谈。傅作义将军等将领对潘龄皋十分器重,邀请他参加贤达会,并在会上发表和平解放北平的意见。1949年10月1日,潘龄皋参加了开国大典。同年12月1日,毛泽东主席任命潘龄皋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议。1951年7月其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49年8月至1954年,他是北京市人民代表会议第一、二、三、四届代表、北京市第二届政协委员。晚年,潘龄皋安居北京,1954年6月19日病逝,享年87岁。

潘龄皋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喜读唐诗宋词、明清古文,尤擅书法。其书法造诣颇高,擅楷、行书,小字尤精。结体平正匀称,用笔圆润流畅,风格秀美典雅,可谓“轻柔中饱含刚劲,简朴中蕴蓄深沉”,成为民国时期北方著名的书法家,与谭延闿齐名,有“南谭北潘”之说。时津京冀等地商号铺面,皆以延请潘氏题匾为荣。坊间亦有“草书三原于右任;榜书天津华世奎;核桃楷北京潘龄皋”之语,时人称其书为“潘体”。潘书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庚戌(1910年)43岁到己未(1919年)52岁当甘肃省长前这一阶段,其特征带有明显的颜(真卿)苏(轼)和刘(墉)字风格,笔墨肥厚,成章茂密。第二个时期从壬戌(1922年)55岁回家赋闲到己卯(1930年)春62岁这一阶段,书法风格已臻成熟,用笔重中见轻,结字左紧右松,成章疏朗清逸。第三个时期则是从1939年以后定居北平(京)到逝世期间,多有匾额和抄写经卷见世,这一阶段的作品纯熟、闲雅。

民国 潘龄皋 行书五言诗

关键词:书法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