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许鞍华:北上平安否?

2017-07-05 10:07:08    北青艺评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许鞍华:北上平安否?

从第一部电影作品《疯劫》到今天,许鞍华已经在电影导演的岗位上工作了将近40年。回望新浪潮以来的香港影坛,如她这样不断在各种类型之间跨越的导演屈指可数。古装武侠、写实亲情、民国传奇、文学改编,几乎都有所涉猎并且成绩不俗,堪称全能导演。



许鞍华同时也是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获奖纪录的保持者,迄今共得过五次,年代跨度超过30年。从1983年到2015年,恰是香港城市高歌现代化、港人经历身份认同转型的起落时代,以“合拍”的眼光来审视许鞍华及其作品,其实属于惯常的“惊奇”部分就不算太多,而以“回归”为界的风格区分,其实也并不太大。

1947年出生于辽宁鞍山的许鞍华,从地缘意义上先在地对香港来说属于货真价实的内地移民,她的教育则涵盖在本土学校修习欧西文化(在香港大学主修英文及比较文学)及在欧洲学习电影(在伦敦电影学院学习电影)的双重背景。在这个意义上,许鞍华通过她的作品透露的不仅是对身处的香港本身的地域文化的展示,同时也包含了对于中国文化、类型片规则等多元领域的思考。很难用二元对立的合拍或者本土创作来衡量许鞍华的作品。在1979年的《疯劫》中,给予观众最深印象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在这个“小姐撞到鬼”的叙事模型中呈现的对于既有的片场制作拍摄手法的某种反动,效法西方新浪潮精神的电影语言,是许鞍华初出茅庐所选择的道路。



《疯劫》

许鞍华从影至今,作为导演制作的电影不超过三十部,平均差不多一年一部,产量及水准皆相当稳定。事实上,《疯劫》后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呈示出许鞍华的作者性尝试。《撞到正》以写实手法拍摄鬼上身、《胡越的故事》及《投奔怒海》直面冷战下的东南亚众生相,作品与作品之间是大得令人惊异的类型与意识形态跨度。《投奔怒海》更成为许鞍华最早赴中国内地拍摄的影片,“合拍”之实,早在1982年就已经展开。此后改编金庸作品的《江南书剑情》、《戈壁恩仇录》,更在内地大江南北实景拍摄,选用张多福、达式常等内地演员,是上世纪80年代相当深度的合拍作品了。这部作品的节奏与风格皆与后来的许鞍华作品大异其趣,但与同时一味注重于打斗的华语武侠电影又有所不同。



关键词:许鞍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