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黄永玉:中西结合不是创新 只是个天大的笑话

2017-08-08 10:14:59  私享艺术公众号    参与评论()人

工作中的黄永玉

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

毕加索问他:“你听过鸟叫吗?”

那个人说:“听过,好听呀!”

“你懂吗?”

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艺术是有层次的。层次是什么呢?是从懂到不懂。有的画是画给画家看的,有的画是画给懂画的人看的,真是这样的,因为懂不是最高的标准,懂还有很多层次、很多讲究。因为我这个人不是正式学院毕业出来受过很好的教育的人,我就是个打野食的,所以我的胃口就比较好,什么东西只要是好的,我都容易接纳。艺术这个东西我想大概就是这样。

很多年前不是讲什么创新吗,有次开会我就问黄胄:“什么叫创新,你懂不懂?”

黄胄说:“我也不太清楚。”

后来我问华君武:“你懂不懂什么叫创新?你是领导。”

他说:“我讲过这话,但我也不太清楚,我也不懂。”

我们家乡有个城市叫怀化,现在是个交通枢纽,大城市了。从家乡来了一帮青年,画油画的、画国画的、画抽象画的,画得很好,在北京开了一个展览会。画是相当好了,不是普通的好。但是到了写展览会前言时呢,却写:我们这一群年轻人要摧毁那个旧的艺术,建立一个什么新的东西,怎么怎么,势不两立。

过了几天这一帮人到我家里来了,我说:“你们这帮乡下人嘛,头一次到北京,之前就没有来过嘛,你们为什么要摧毁人家呢?人家同你们又不认识,那个东西你们摧毁它干什么?何况你们又摧不毁。你们画你们的画,画一辈子的画吧!你们还多了个任务,多了个摧毁别人的任务,你们哪里有空呢?哪里有力气?你们自己努力都来不及。比如说你们要摧毁我,我就要抵抗你们了。我要抵抗你们的话很简单,我就告诉你们的地委书记不给你们路费再来了。”

我是开玩笑,他们也笑了。你要建立一个什么组织“替天行道”,举起大旗干点啥,我说你先把你的画画好吧。我说一个人穷一生之力如果把画画好已经不容易了,你却还要摧毁别人,你哪里有空啊?沈从文先生也讲过一句话嘛,他说:“一个人写了一辈子小说,写得好不足为奇,写得不好才真叫奇怪呢!”画画也是这样,就是画画,恐怕也没有别的办法好想。如果想出名,就要往上爬、钻门路、跑政治路线,另外就是拼命地弄钱,这样就会影响你画画了,你的画肯定画不好——花很多心思在别的上面了嘛,怎么能画好呢?

我就想到一个问题,想到画的历史、画的发展。说创新,你今天不创新明天就创新了?我以前就讲过一个例子,那是比较闭塞的时候,某一个人通过一种渠道从国外得到一本外国的画册,把门关起来,画、画、画,一个月、两个月后,拿去给周围的朋友看,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你这是创新呀!这可不得了了。现在大家都有了外国的书,你再弄这个,大家就会说:“唉!原来你学它的。”

我从来不以创新为目标,就如你搞造型艺术吧,那个仰韶文化,陶器的样子,你做一个我看看,你能超过它吗?六千年前的东西,你做一个试试看,没什么人能超过它们的。所以艺术上只有好坏,没有新旧。

我老是在想这一类的问题,一种艺术的新形式的出现,不是你想干就能干的事情。比如说工业革命、产业革命以后,社会的力量扩大了,钢铁出现了,蒸汽动力出现了,电出现了,水泥出现了……于是呢,大城市出现了,高楼大厦出现了,那垂直的线越来越多,高得不能想象。横线、垂直线、光、各种弧线的出现,使人的美感起了变化,那么人家看到表现这方面的画就会信服,真有这么一回事。

但是若长期关在鸽子笼里头生活,要求解放,要求精神上的解放,只能通过幻想出现一些东西。等到人们不满足于这些方格子、垂直线、弧线了,就又出现了另外一些画派,巴黎画派那一批人,都是这么出现的。毕加索这些立体派画家的出现,都是因为以前的原因产生以后的结果,都是这样出现的,并不是说事情都是一下子出现的。

范曾认为中国画就是中国画,不要中西结合,只需把中国画画好。范曾这个人我不喜欢他,但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我们倒是一致的。

贝聿铭是一个大建筑家,人家问他:“你觉得中国的建筑,如北京城,怎么把它恢复起来?你的看法是怎么样的?”贝聿铭先生说:“三个字:太晚了。”再问他:“你觉得中国传统同现代的建筑结合起来的可能性怎么样?”贝聿铭先生说:“两码事。”

就是这样六个字,一个是“太晚了”,一个是“两码事”。我就想问一下,为什么一定要结合?就如同那民间艺术为什么要改良?我实在不懂,人家好好地在那里,你改什么良。你的修养又不够,对民间艺术毫无认知。你有一种想当然的力量,认为自己可以做民间艺术的老师,结果却改得一塌糊涂。

我的意思是这样,就是不同范畴的事情要按照哲学规律来考虑。它们是两个范畴,就不能硬把它们搞在一起。小说是小说,新闻是新闻,新闻是报道发生过的事情,不能把新闻当成小说来写,如果那样写了就谁都不信了,因为小说是可以编的嘛。拍照是告诉人家世界上真的发生了这件事,你又重新比照着拍一次,噢,人家说原来这是可以重拍的,结果原来的那个效果就没有了。不要改来改去。

作者:黄永玉 

关键词:黄永玉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