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流于艺术的“皮相” 缺失纪录应有的“骨相”

2017-08-09 10:10:58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浮光掠影的“参观”之后呢?文艺复兴为何会在佛罗伦萨兴起?为什么提香、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改变了艺术史?达芬奇为何选择定居米兰而非罗马?为什么斯卡拉歌剧院可以傲视伦敦柯文特花园和纽约大都会剧院,扛起世界歌剧史的半边天?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答。我们看到了意大利艺术的“皮相”,但是潜藏在艺术瑰宝之后的“骨相”,却实实在在地缺席了。

不以纪录为目的的标新立异,是文不对题和本末倒置

本次影展的几部纪录片,相当“前卫”地引入了故事片的拍摄手法。《佛罗伦萨》中演员假扮洛伦佐·德·美第奇,以第一人称口吻讲述美第奇家族与佛罗伦萨的渊源。在《达芬奇》中,数名演员分别扮演达芬奇的同时代人,由他们来见证达芬奇其人其事。在纪录片中,这种“扮演”的手法并不新鲜,但意大利人的借用委实是不成功的。

历史还原和情景再现的手法,一般通过简单的故事场面,辅以旁白,旨在增强直观性。这样呈现的目的在于,不影响观众对纪录片知识线索的理解,文本的信息为主,画面的信息为辅。然则《达芬奇》和《斯卡拉》这几部纪录片将本来可以简单再现的情景“碎片式剧情化”,频繁的跳切、历史人物装模作样的对话和情绪化的独白,这些手法都不是为“事实”服务的,出现在剧情片中,是为了营造情绪、引起观众的共情。而搁在纪录片中,情感的感召压过纪实的需要,未免有本末倒置的嫌疑。

观众需要对美第奇的家族史感同身受么?需要在短短80分钟的纪录片中花上四、五分钟看达芬奇的学徒是如何斗嘴么?需要在30秒的人物独白中忍受十余次无意义的跳切剪辑么?为了反映达芬奇画作《伊莎贝拉·德斯特》所绘的原型,纪录片花了近30秒让一个女演员饰演这个神经质的贵族女性,但是留给画作本身的镜头却不到5秒,这种标新立异根本是文不对题。

关键词:纪录片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