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梅兰芳的意象美学意识

2017-09-11 10:28:07    梨園雜志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梅兰芳的意象美学意识

翁偶虹

翁偶虹(1908-1994),著名戏曲作家、理论家、教育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人。原名翁麟声,笔名藕红,后改偶虹。翁偶虹青年时期就读于京兆高级中学,业余常以票友身份登台。毕业后致力于戏曲研究,常与黄占彭、程茂亭、关醉禅等名票同台。1930年中华戏剧专科学校建立,翁被聘于该校兼课。1934年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任编剧和导演。1949年以后在中国京剧院任编剧。

在京剧百余年的艺术长河中,有几位表演艺术家最不易谈,如谭鑫培、余叔岩、杨小楼、梅兰芳,金少山、萧长华。他们的艺术,都是处处突出而又捕捉不住哪点特别突出,勉强捕捉到一点或几点,而又不能否认却遗漏了许多。默究其故,是他们的艺术已经达到博大精深的境界,质言之,从唱、念、做、舞、打各个艺术手段的运用与组合来分析和总结,他们的艺术确均各自成为一个浑然的整体。

京剧的青衣,从胡喜禄到余紫云、时小福、陈德霖,从陈德霖到王瑶卿,从王瑶卿到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经历过几个改革时期,不可否认的后来居上,标志着迄今犹荣的青衣风格。这种风格,已脱离了原有的青衣界说,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王瑶卿被称为“梨园汤武”,他的风格,已然摆脱了“捂着肚子傻唱”的束缚,囊括了闺门旦、花旦、刀马旦。梅兰芳师事王瑶卿,他以青衣立基,把闺门旦、花旦、刀马旦的表演艺术,像羚羊挂角,了无痕迹似地融化于青衣之内。观众为他那仪态万方的风韵所倾倒,勉强用“花衫”这一名称来概括他的艺术。花衫的中心含义,只是称赞他的表演更大幅度地脱离了青衣的羁绊,衫而花之(衫即代表青衣,旧时称青衣为“青衫子”,术语叫“唱衫子的”)。但是梅兰芳的创造,又不止于衫而花之。他并不是完全遗弃了青衣的雍容、端庄、凝静,肃雅的风度,而是更大幅度地把青衣的这种风度又融化于闺门旦、刀马旦之内,花而衫之。从而形成了梅兰芳艺术的浑然整体,呈现了梅兰芳的艺术之美,浑然一体之美,神品而至于绝品之美。



梅兰芳便装照

从意象而造像

王瑶卿曾以一字之褒,奖励梅、程,他说,梅兰芳的象,程砚秋的唱,是他们的艺术高峰。他所说的“象”,并不是局限于孤立的扮相或色相,而是广义地包括了梅兰芳的全面艺术,从梅兰芳的唱、念、做、表、舞、打、造型、扎扮各个方面组成的整体之美。

梅兰芳的造象,所以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主要是他造象之始,不只立象,还要立意;不只塑形,还要塑神;既立客观之象,又立主观之意;既不是对实象的摹仿,又不是主观上的幻影;所谓立象尽意,意赖象存,象外环中,形神兼备。这样造象,是掌握了中华民族的美学意识,包括了诗词、文赋、绘画、书法、工艺、戏曲,互相沟通,互相联系地构成一个意象艺术体系。梅兰芳从事于戏曲艺术的造象,他在塑造古代人物的时候,不可能见到古人;他采取的间接泉源,多不过文史的记载,诗词的描写,说部的刻画,绘画的渲染,而这些记载,描写、刻画、渲染,也都是以意象美学意识为艺术之源。正如韩非子在《解志篇》里所说的:“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所以意想者,皆为象也。”韩非子在这里辩证地说到的“生象”与“死象”,恰恰是梅兰芳所采取的间接资料。又都是静止的艺术形象,与梅兰芳所需要的活动在舞台上的艺术形象,还有很大的距离。可是梅兰芳与许多艺术大师一样地具有意象美学意识,他凭借这些由意象艺术而产生的资料,进一步用自己的意象美学意识,再创造他所需要的立主观之意的舞台形象,从而把唱、念、做、表、舞、打一切艺术手段孕娠于形象之中,遂其驾驭,供其驱使,备其发挥,任其渲染,再丰富他的造象之美。所以熟看梅兰芳表演艺术的观众,都认为他的艺术之美,不只有美的具象,而更有美的内容。美的内容,包括着美的结构;美的结构,包括着心理结构;心理结构,就是从意象而造象的意象美学意识中展示出来的。



梅兰芳之《贵妃醉酒》

例如,梅兰芳演《女起解》的苏三,从造象到全剧表演,看出是一个沉沦在旧社会最下层的风尘妓女,而这个受尽冤屈,受尽折磨的妓女,又是那样地芙蓉出水,皎洁照人。虽然由于她的遭遇,不能不笼罩了逐逐野马之尘,而梅兰芳给人的意象,又不是濒于灭绝的落落秋萤之火。这些意境,当然不是一个静止的扮相所能完成,它是从全剧的唱、念、做、表浑然一体地表现出来。又如,梅兰芳演《审头刺汤》的雪艳,用一般的“艳如桃李,凛若冰霜”来形容,未非不恰;但他从造象到表演,桃李之艳与冰霜之凛,并不是孤立地不相联系。假若梅兰芳演的雪艳,桃李之艳不绰约于冰霜之凛,怎能使汤勤垂涎三尺而造成“审头”的悲剧?冰霜之凛不蕴蓄于桃李之艳,又怎能使陆炳以扇示意而演出"刺汤”的壮举?至低限度,舞台上的雪艳,就不是个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了。又如,《贵妃醉酒》的真醉,《宇宙锋》的假疯,尽管有真假之别,在生活中都是变态的丑,而梅兰芳演来,醉态逼真而愈美,疯态不丑而疑真。这当然是他通过艺术手段而达到美的意境,但是意境的获得,主要还是以意象立纲,总挈全局。再如,梅兰芳演《嫦娥奔月》的嫦娥,《黛玉葬花》的黛玉,同样是花镰在手,花锄在肩,尽管两戏的舞蹈有简有繁,而给人的美的享受,一个是表现了“碧海青天夜夜心”,一个是表现了“半为怜春半恼春”。再如,他演《天女散花》里的“云路”一场,通过云带舞表现出排云驭气的天女形象。用由慢而快的[导板]、[慢板]、[二六]、[快板],载歌载舞,或使云带成为一个均匀的弧形,飘在地上,人和云带成一个“斜一字”的姿势,翻起右手过项顺带而指,慢慢蹲身,表示云路渺茫;或把云带先左后右地抡起两个“轮花”,眼神随瞬,表示云烟过眼;或用两手高撑云带,一抡两抡,转身向里,云带从双肩后扔,飘到背后,徐落台中,同时脸向右转朝外,双手上翻,亮住,表示云端高瞩……通过这些表演,呈现出一组一组的美的形象。同样是神话式的仙灵人物,梅兰芳演《上元夫人》,又与《天女散花》动静各殊地表现了意象之美。有一场,十六个姹女仙童,高擎着羽葆璎扇,摆成“斜胡同”,灿若云霞地造出了富贵神仙的气氛,梅兰芳扮演的上元夫人,高扬云帚,长(音zhǎng)起身来,应着“场面”上所起的缓慢尺寸,轻盈而又凝重地转身,曼摇云帚;款款地一步、两步、三步,真如丹凤朝阳;而谨谨严严,又似细数落花。这个美的形象,只是倾面与背面的一霎,论身段并不繁难,论做、表也不特殊,而梅兰芳就在这平淡的场面中,用自己的美的形象,组织出一幅动起来的《朝元仙丈图》,使人至今记忆犹新。个中并无秘密,仍然是梅派艺术体系最根本的一环——掌握了意象美学意识,从意象而造象而已。

从妙用而妙有

"意象”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在“神思”一节里说:“独造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里所说的“独造之匠”,是指有独特思考独特技能的艺术家,他们能揣摩意象美学意识,巧妙地高妙地甚至是神妙地运用他们的工具,制作出独特的艺术品来。所谓工具,狭义的是指斤,指凿,广义的是指思维,指修养,指方法、指技术。因为意象表现的美的意境,不是只靠有形的工具一挥而就,必须通过思维,结合修养,选择方法,运用技术,才能把独特之匠的主观立意表现在客观的形象上。梅兰芳从意象而造象,就是通过他的思维,结合他的修养,巧妙地选择方法,驱遣技术,妙用一切,从妙用而达到“妙有”。

例如,梅兰芳早年常与余叔岩合演的《游龙戏凤》,他从意象出发,塑造了一个新型的李凤姐的形象,不顾人言啧啧地废了李凤姐的“跷”。梅兰芳并不是没有跷工,但是他主观立意的李凤姐,是一个亭亭净植的出水莲花,而不是袅袅随风的拂槛杨柳;他表现的李凤姐,是璞玉玄珠的天真烂漫,而不是摇金颤翠的俏媚风流。李凤姐这个角色,原属于闺门旦性质的花旦,就是以青衣身份演《戏凤》的余紫云,也依例绑跷。梅兰芳学自路三宝,兼通余紫云,艺又所宗而意又别立。他把凤姐的三寸金莲改为六寸圆肤,在那观众瞩目的凤姐出场时掀帘的表演,依然是右手托茶盘,左手甩线尾子唱上,唱中换左手托盘,唱到第五句“我这里捧香茶客堂进”,用右手虚拟掀帘,先跨右步,再上左脚,偏身而入,跟着回身,虚拟地放下帘子,再换右手托茶盘,斜退到桌侧站定,羞怯地以绢遮面,小心翼翼地放下茶盘。历来绑跷的李凤姐,在虚拟掀帘,跨右步、上左步的身段上,显示出跷工的“后踢”技巧,无不获采,而梅兰芳不绑跷,一样地使“后踢”,反得轻盈大方之致,这是因为他在这里表演的形象,是综合了全身上下而呈现一种美的意境来。还有一个显示跷工的卷帘表演,是踏步蹲身,双手虚拟托帘,中指翘着微颤,随着微颤,慢慢长身,托过头顶,右手由外向里一引,虚拟掐绳,然后双手挽绳,打结扣帘。这个身段在绑跷的李凤姐演来,是有相当难度的。但表演人物,并不在于技巧的繁难,而在于观众所得到的美的享受。梅兰芳不绑跷的表演,照样做这些身段,观众眼前无跷,却有有跷的感觉,甚或有比跷更美的感受。这样的妙用,已达到了“妙有”的高度。



关键词:梅兰芳京剧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