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国画不以费时多少论优劣

2017-09-25 15:39:22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参与评论()人

刘祥亮

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看到一幅画画得很工整细致,或构图很饱满,画了较多的东西,就认为这幅画不错;与之相反,如果看到一幅画是逸笔草草,或是构图简约,则认为是应付之作。究其原因,前者费工夫较多,后者费工夫较少。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又明皇天宝中忽思蜀道嘉陵江水,遂假吴生驿驷,令往写貌。及回日,帝问其状。奏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后宣令于大同殿图之,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毕。时有李思训将军,山水擅名,帝亦宣于大同殿图,累月方毕。明皇云:‘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由此可见,李思训作画用了几个月的工夫,而吴道子则用了一天的时间,但两人的作品却都是佳品,不分伯仲。李思训的山水画后来被称为“密体”,吴道子的山水画后来被称为“疏体”,其作品风格不同,但在艺术上没有高低之分。清代方薰 《山静居画论》云:“画有法,画无定法;无难易,无多寡。嘉陵山水,李思训期月而成,吴道子一夕而就,同臻其妙,不以难易别也。李范笔墨稠密,王米笔墨疏落,各极其趣,不以多寡论也。”方薰以李思训与吴道子、范宽与米芾等作对比,说明了作品的质量与笔墨稠密、笔墨疏落没有因果关系,与费时多少也没有关系。

同一个画家的作品,工笔画的价格要比写意画高很多。理由是,画一幅工笔画要比画一幅同样尺幅的写意画要多花十倍到数十倍的工夫。但从其艺术价值看,却不与费时多少成正比。无论古今,工笔画都是按程序绘制出来的,在古代就有“九朽一罢”之说,其特点决定了要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现在的大部分工笔画,虽然制作得非常精致,却往往呆板匠气,缺少灵动和生机。这样其艺术性就大打折扣。美术评论家傅雷在《观画答客问》写道:“若能悉心揣摩,细加体会;必能见形若草草,实则规矩森严;物形或未尽肖,物理始终在握;是草率即工也。倘或形式工整,而生机灭绝;貌或逼真,而意趣索然;是整齐即死也。”傅雷精辟地阐述了“草率”与“工整”之间的辩证关系,入木三分。此观点值得当代的画家们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国画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